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附件大小:0.69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资料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 录 前 言............................................................................................................. 1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5
1.1 项目概况.......................................................................................... 5
1.1.1 地理位置.................................................................................................. 5
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1.1.3 项目投资................................................................................................. 6
1.1.4 项目组成及布置...................................................................................... 6
1.1.5 施工组织及工期...................................................................................... 7
1.1.6 土石方情况.............................................................................................. 7
1.1.7 移民安置.................................................................................................. 7
1.1.8 工程参建单位.......................................................................................... 7
1.2 项目区概况....................................................................................... 8
1.2.1 自然条件.................................................................................................. 8
1.2.2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10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12
2.1 主体工程设计................................................................................. 12
2.2 水土保持方案................................................................................ 13
2.3 水土保持方案变更........................................................................ 13
2.4 水土保持后续设计......................................................................... 13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14
3.1 防治责任范围................................................................................. 14
3.1.1 建设期防治责任范围............................................................................ 14
3.1.2 建设期较方案及初步设计批复防治责任范围变化............................ 14
3.2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8
3.3 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 20
3.3.1 工程措施................................................................................................ 20
3.3.2 植物措施................................................................................................ 22
3.3.3 临时措施................................................................................................ 24
3.4 水土保持投资完成情况................................................................. 26
3.4.1 建设期完成水土保持投资.................................................................... 26
3.4.2 水土保持投资变化原因........................................................................ 27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29
4.1 质量管理体系................................................................................ 29
4.1.1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29
4.1.2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29
4.1.3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30
4.1.4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30
4.1.5 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31
4.2 防治分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31
4.2.1 工程措施划分及评价............................................................................ 31
4.2.2 植物措施划分及评价............................................................................ 32
4.3 总体质量评价................................................................................. 33
5 工程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34
5.1 运行情况......................................................................................... 34
5.2 水土保持效果................................................................................. 34
5.2.1 水土流失治理........................................................................................ 34
5.2.2 生态环境和土地生产力恢复................................................................ 36
5.3 公众满意度调查............................................................................. 37
6 水土保持管理........................................................................................... 38
6.1 组织领导......................................................................................... 38
6.2 规章制度......................................................................................... 38
6.3 建设管理......................................................................................... 38
6.4 水土保持监测................................................................................. 39
6.5 水土保持监理................................................................................ 40
6.6 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落实情况..................................... 42
6.7 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情况............................................................. 42
6.8 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 42
7 结论及下阶段工作安排............................................................................ 43
7.1 验收结论......................................................................................... 43
7.1.1 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 43
7.1.2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情况....................................................................... 43
7.1.3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43
7.1.4 运行期水土保持设施管护责任落实情况........................................... 44
7.2 遗留问题安排................................................................................. 44
8 附件及附图................................................................................................ 45
8.1 附件................................................................................................. 45
8.2 附图................................................................................................. 45

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以北,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线路起于怀远县怀洪新河何巷闸和五河一级翻水站,止于萧县岱河上段岱山口闸,跨经蚌埠市五河县、固镇县,宿州市灵璧县、埇桥区、萧县,淮北市濉溪县、烈山区三市七县(区),输水线路全长 268.0km。
淮水北调属全省“三横三纵”水资源配置体系的跨区域骨干调水工程,是支撑和保障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配水工程和今后引江济淮的延伸工程,兼有工业供水、灌溉补水和减少地下水开采、生态保护等显著综合效益。近期水源为淮河干流及怀洪新河水系水量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分配的水量,具有相机调水特点,以置换和减轻现状工业及新增工业对地下水超采,遇部分干旱年份调水量不足时再临时启用当地中深层地下水应急补给,总体上起到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减少地下水开采之目的。远期可增加利用引江济淮工程水源,进一步扩大供水水量和提高供水保证率,最终实现中深层地下水全面禁采。
为缓解区域经济发展缺水压力,控制对中深层地下水超采,2005 年,省水利规划办编制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规划》,省政府以皖政秘【2006】110 号文进行了批复。受淮北市、宿州市的委托,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 2010 年12 月编制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项目建议书》,2011 年 7 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审查。2012 年 2 月省发改委以皖发改农经函【2012】83 号同意淮水北调工程立项。2012 年 3 月组织编制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2012 年 5 月安徽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召开了可研报告评审会。2014 年 5 月,省发展改革委以皖发改农经函【2014】418 号批复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估算总投资 134478 万元。2012 年 8 月,省发展改革委分别以皖发改设计函【2012】915 号、皖发改设计函【2012】916 号批复四铺翻水站、郜湖大沟段 2个单项工程开工建设,概算投资分别为 3991.14 万元、8318.03 万元;2013 年 12月,省发展改革委以皖发改设计函【2013】1481 号批复沱河至新汴河段工程开工建设,概算投资 16583.04 万元。2014 年 7 月编制完成《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其中已实施的 3 个单项工程按批复的设计内容和概算投资直接计入。2014 年 7 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合肥市主持召开了初步设计报告审查会,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2014 年 9 月 2 日,省发展改革委以皖发改设计函〔2014〕900 号批复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核定工程总概算投资 136586.16 万元。
2013 年 12 月,委托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14 年 1 月 27 日,安徽省水利厅以皖水保函﹝2014﹞162 号文《关于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予以批复批复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总投资 1369.93 万元。
淮水北调工程规模确定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输水线路全长268.0km,其中从淮河至淮北市黄桥闸上输水干线长度为 227.0km,包括淮河至香涧湖引淮线路长 106.0km(含怀洪新河何巷闸至香涧湖长度 40.8km)、蚌埠至宿州市输水线路长 75.4km、宿州至淮北市输水线路长 45.6km;从黄桥闸上至萧县岱山口闸输水支线长 41km。输水线路全线疏浚大沟 33.8km,新建箱涵约 6.0km,其余均利用现有的河道或大沟输水。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河道 36.1km、新建扩建泵站 8 座、新建重建输水涵闸 5 座、节制闸 12 座、沟口涵闸 33 座、桥梁 27 座及防污导污控污、挖压占地征迁、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设施等。因郜湖大沟河道扩挖工程已纳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工程五河泵站工程中,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水土保持专项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主体工程 2012 年 9 月破土动工,2016 年 8 月完工,水土保持工程于 2017 年 8月完工。共完成土地整治15.66hm2,表土剥离及回覆24.21万m3;植草皮17.60hm2,栽植乔木 21960 株,灌木 1500 株,撒播草籽 11803kg,栽植绿篱 3383m2,花 894株;开挖土质临时排水沟 98538m3,编织袋装土防护 13745m3,彩条布覆盖 37.79万 m2。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 1190.10 万元。
工程实际征占地面积共扰动地表面积为 560.90hm2,其中永久占地 194.63hm2,临时占地 366.27hm2。土石方开挖总量为 724.70 万 m3(其中剥离表土 24.20 万 m3),填方 212.24 万 m3(其中表土回覆 24.20 万 m3,一般土方回填 188.04 万 m3),工程挖方剩余土方 512.45 万 m3,堆放于沟道两侧。
2016 年 1 月,安徽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委托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单位依照相关技术规程要求进行了监测点布设,编写监测实施方案,季报等工作,完成监测后于 2017年 10 月提交了工程监测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理依托主体监理单位安徽省大禹水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监理单位按照相关规程完成了监理实施方案、细则、项目划分和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 16 号)以及《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5〕58号文件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行政审批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15〕247 号)的规定,本工程在水土保持设施完工后,安徽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成立了由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与的自查验收组对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开展了自查初验。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以及水利部对于自查初验的相关要求,安徽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通过对实施的工程占地,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投资、工程质量、效果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自验工作。在对工程设计、招投标文件、验收、监理、监测、质量管理、财务结算等档案资料的查阅及对工程现场的核验后,安徽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认为工程已具备申请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并与水土保持设施自验报告编制单位一起完成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地理位置
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以北,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线路起于怀远县怀洪新河何巷闸和五河一级翻水站,止于萧县岱河上段岱山口闸,跨经蚌埠市五河县、固镇县,宿州市灵璧县、埇桥区、萧县,淮北市濉溪县、烈山区三市七县(区),输水线路全长 268.0km。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116°55'~117°52',北纬 33°09'~33°55'。项目区所在地理位置见图 1-1。

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淮水北调工程规模为抽淮流量 50m3/s,出香涧湖 36m3/s,多年平均出湖水量 25652 万 m3,大多数干旱年份可调水量 40000~60000 万 m3。在多年平均出湖水量 25652 万 m3中,利用香涧湖当地径流 8955 万 m3,利用蚌埠闸上来水 9055万 m3,利用南水北调东线配置水量 9879 万 m3。到二铺闸上 30m3/s,多年平均调水量 24176 万 m3;到四铺闸上 18m3/s,多年平均调水量 13156 万 m3。
工程建设规模:淮水北调工程规模确定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
工程输水线路全长 268.0km,其中从淮河至淮北市黄桥闸上输水干线长度为227.0km,包括淮河至香涧湖引淮线路长 106.0km(含怀洪新河何巷闸至香涧湖长度 40.8km)、蚌埠至宿州市输水线路长 75.4km、宿州至淮北市输水线路长45.6km;从黄桥闸上至萧县岱山口闸输水支线长 41km。输水线路全线疏浚大沟33.8km,新建箱涵约 6.0km,其余均利用现有的河道或大沟输水。
1.1.3 项目投资
淮水北调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 136586.16 万元。
1.1.4 项目组成及布置
利用已建的怀洪新河何巷闸自流引淮干蚌埠闸上来水入香涧湖,利用在建的五河一级翻水站从淮干蚌埠闸下抽水经郜湖大沟至香涧湖,经湖泊调蓄后,沿浍河下段至固镇闸下,在刘园干沟口附近设固镇二级翻水站沿固镇规划新城区东侧以箱涵输水方式进入三八运河,由沱河地下涵穿过沱河后,经黑泥沟、小龙沟进入娄宋沟,经娄宋沟至娄庄附近设娄宋三级站翻水后沿娄宋沟经胜利沟入新汴河,利用新汴河河道向西输水至二铺四级站翻水入宿州市二铺闸上,自二铺闸上向西沿新汴河、沱河上段经四铺五级站翻水至四铺闸上后,沿王引河向北输水,至青阜铁路桥附近进入侯王沟,经侯王六级站翻水至萧濉新河淮北市黄桥闸上。此后,再沿萧濉新河及岱河上段先后经贾窝闸、岱山口闸二级翻水至岱山口闸上供水至萧县。

淮水北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河道 36.1km、新建扩建泵站 8 座、新建重建输水涵闸 5 座、节制闸 12 座、沟口涵闸 33 座、桥梁 27 座及防污导污控污、挖压占地征迁、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设施等。
1.1.5 施工组织及工期
鉴于淮水北调工程的紧迫性,2012 年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四铺翻水站开工建设,批复工期为 16 个月;2013 年 12 月,省发展改革委批复沱河至新汴河段工程开工建设,批复工期为 12 个月;2014 年 9 月批复淮水北调未实施部分,工程计划安排总工期 28 个月。淮水北调工程建设期为 2012 年 9 月-2016 年 8 月。
1.1.6 土石方情况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挖方 724.70 万 m3(其中剥离表土 24.20 万 m3),填方212.24 万 m3(其中表土回覆 24.20 万 m3,一般土方回填 188.04 万 m3),工程挖方剩余土方 512.45 万 m3,堆放于沟道两侧。

1.1.7 移民安置
本工程移民安置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

1.2 项目区概况 1.2.1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淮河干流北岸,地貌单元属淮河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地面坡降 1/5000~1/10000,高程一般在 15~40m 之间,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东北部有零散残丘低山,中部和南部为河间平原,下游沿淮分布有香涧湖、沱湖、澥河洼等湖泊洼地,沿淮与河道中下游两岸,有高差 2~3m 的缓坡岗地。局部受人工活动影响,区内沟、渠、取土坑、塘、土堆等微地貌较发育。
(2)地质
项目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两淮分区淮北地层小区,以新生界极其发育的陆相沉积为特征。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50 年超越概率 10%),项目区各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Ⅶ度。
(3)气候水文
项目区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炎热潮湿多雨,秋冬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干燥少雨,多年平均气温在 14~15℃,年最高气温 40.2℃,最低气温-22.3℃;多年平均无霜期 206d。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770~950mm,自南向北递减,降雨年际变化很大, 丰水年可达 1200~1800mm,枯水年不足 500mm,年际差达 3~4 倍。降雨年内分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配极不均衡,6~9 月份的降雨量平均占全年的 60%~70%,而汛期降雨又主要集中在 7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20%~30%,降雨集中的趋势,越偏北越明显,10年一遇最大 24h 降雨 162mm。项目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 1300~1500mm。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为 605mm,约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 67%,降雨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
(5)河流水系
工程位于淮河干流北岸,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流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天然河流多呈西北、东南走向,一般发源于废黄河南岸,流经安徽省后从溧河洼汇入下游江苏省境内的洪泽湖。区内主要河流有萧濉新河、王引河、奎濉河、新汴河、北沱河、沱河、浍河、澥河、怀洪新河等,其中人工开挖的怀洪新河由符怀新河、澥河洼、香涧湖、新浍河、沱湖、新开沱河等组成。南北方向沟通上述河流的主要沟洫有孙任沟、杨柳沟、运粮河、浍澥新河、浍澥引河、濉河引河、刘园干沟、三八运河、胜利沟、娄宋沟、唐河等。

安徽省,水土保持设施,淮水北调工程,验收报告,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安徽省,水土保持设施,淮水北调工程,验收报告,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安徽省,水土保持设施,淮水北调工程,验收报告,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安徽省,水土保持设施,淮水北调工程,验收报告,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每天更新、会员免费畅享!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