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混凝土制备干混砌筑砂浆的试验研究.pdf

工程技术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1.5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6 NO.2
试验与应用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Waste Concrete Preparing Dry-mixed Masonry Mortar
孔哲,李秋义,郭远新,莫建,韩帅
(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制备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粉体,并应用于干混砌筑砂浆中,通过调整用水量控制砂浆的 稠度在70mm~80mm,以此研究再生粉体掺量及胶砂比对干混砌筑砂浆基本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

研究 结果表明,干混砌筑砂浆的基本性能与再生粉体掺量及胶砂比的变化均呈线性关系;当胶砂比为1:3,再生粉体掺量为 10%时,其28d抗压强度可达35.0MPa,比未掺加再生粉体时仅减小8.1%,且砂浆的抗冻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关键词:废弃混凝土;再生砂;再生粉体;干混砌筑砂浆;力学性能;抗冻性 中图分类号:TU5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6)02-0011-04 Kong Zhe ,Li Qiuyi, Guo Yuanxin, Han Shuai Mo Jian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in Shandong Blue Economic Zone,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Qingdao 266033) Abstract: Using waste concrete product to prepare reeycled fine aggregate and reycled power, which is used in drymixed masonry mrtar. Through adjusting water consumption o control the consistency in the range of 7 80mm, the effet of basic prope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st resistane fdrymx masymtarnthedifrent ctent of reycledpwdeanbineto sand rats stdie.he results shwthat t basic properties of mortar have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hanges of content of recycled powder and binder to sand ratio. When the binder to sand ratio being 1:3 and the content of recycled powder being 10%, the presive strength at 28d is 35.0MPa and dereases only by 8.1% without ading reycldpowder, and the frost resistance f mortar cmly with specification. KeyWodwsteel leixmyahalstsisa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全面发展的阶段,庞大的展领域,也是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绿色建材,而且这是 建设工程必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废弃混凝土从我国自身情况出发而走出的一条中国建筑垃圾资源 约占40%。

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土地供应的化利用的新路,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社会 日益紧张和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建筑垃圾的效益[2]。

资源化利用愈加重视。

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新型墙体本文采用再生砂作为细骨料,以普通硅酸盐水泥 材料的应用,传统砂浆已达不到所需的性能要求,高性为主要胶凝材料,并掺加一定量的再生粉体取代部分 能的干混砂浆成为最好的选择。

所以,利用再生骨料水泥制备干混砌筑砂浆。

试验参照《建筑砂浆基本性 制备干混砂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又一个重要发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重点研究不同掺 量的再生粉体在不同胶砂比条件下对干混砌筑砂浆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作性、基本性能(分层度、表观密度和含气量)、力学性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计划资助能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

第一作者:孔哲(1991.10~),女,硕士研究生,Emai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