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FL6132 SJ21270-2018
微波组件冲击响应谱试验方法 Themethodformicrowave assemblyof shockresponsespectrum test
2018-01-18发布2018-05-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SJ21270-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屯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田、黄杰、彭浩、李树杰、高金环、于学东。
S
SJ 21270-2018
微波组件冲击响应谱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波组件冲击响应谱的一般要求、试验条件和试验程序等。
本标准适用于微波组件的冲击响应谱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明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标准。
GJB 1649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 一般要求OFIN 3.1试验室环境 试验室增要求如下: 温度35 b)大气压力:8kPa~ c)相对湿度2200%~80%
黄足GJB1649的规定。
3.2试验设备 3.2.1冲击设备 所用的冲击试验设备应能满足本试验所需要的频率范围、冲击有效持续时间及幅值等方面的要求。
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于5%。
R 试验设备应按照相关计量标准的要求进行计量计量过的试验设备应以适当的方式控制、使用和存 放,以保证其工作状态。
3.2.2冲击夹具 冲击夹具应保证冲击加速度大小、谱型、方向上不失真或满足容差要求,并传递到样品上。
应尽可能模拟样品实际安装状态。
4试验条件 4.1概述 可根据样品工作环境所测的时间历程数据、相似动态环境测量数据的外推数据、预计数据,或这三 种数据的综合进行统计处理,确定冲击响应谱和冲击有效持续时间。
如有测量数据,可对数据进行统计
SJ 21270-2018 分析,获得试验所需的冲击响应谱;如没有测量数据,可从表1中选取合适的条件,冲击有效持续时间 应符合4.7的要求。
4.2谱线 典型的冲击响应谱谱线如图1所示,横轴为响应谱频率,纵轴为响应加速度。
f为响应谱最低频率, f为拐点频率,f为最高频率,Φ为响应谱低频段谱斜率,α为峰值响应加速度。
(n/s)
容差范围 !
f f f(Hz)
图1冲击响应谱谱线 4.3常用试验条件 冲击响应谱常用试验条件见表1。
表1常用试验条件 条件最小频率f拐点频率f最大频率f低频段谱斜率峰值加速度a Hz Hz Hz dB/oct m/s(g) A10452 (40) B10802 (75) c1005003 00062 450(250) D1005003 00064 900(500) E1006004 00069 800(1000) F1006004 000619 600(2000)
000929 400(3000) H1001 0005 000949 000(5000) 11001 5005 600(12000) 4.4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Q应为10(5%的阻尼比), 4.5容差范围 冲击响应谱频率在0Hz~3000Hz之间,加速度容差范围为士6.0dB;3000Hz以上,加速度容差范 围为-6.0dB~+9.0dB,谱分析频率间隔为1/6倍频程,并且至少有50%的谱值大于试验规定值。
4.6试验方向和次数 应对试验样品的三个互相垂直轴的六个方向上至少各进行一次有效冲击。
2
SJ 21270-2018 4.7冲击有效持续时间 冲击有效持续时间应不大于23ms。
5试验程序
5.1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电性能等检测。
5.2试验样品的安装 试验样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始终刚性地紧固在试验台的安装表面上,载荷应尽可能均匀分布,质 量中心尽可能靠近台面中心。
安装样品时,连接、电缆、管线等应固定在台面上,连接线在台面的部分 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相对位移。
在冲击夹具能够保证冲击不失真或满足容差要求的传递到样品上的前提 下允许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冲击试验。
5.3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 加速度传感器应刚性连接在靠近台面中心的试验样品与安装夹具或台面的连接处,如确有困难,允 许将传感器刚性固定在试验样品有代表性的固定点附近。
5.4试验条件设置 按有关技术文件冲击响应谱试验条件的规定设置冲击响应谱的试验条件、品质因数、容差、试验次 数等。
5.5预调和校准 在试验台上安装模拟负载,进行预调冲击,直到作用在模拟负载上的连续两次的冲击响应谱图形均 符合规定量值和容差。
模拟负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