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T 11496-2015 红外吸收法测量砷化镓中硼含量.pdf

电子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3.5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子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9.045 H83 备案号:50553-2015SJ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1496-2015
红外吸收法测量砷化家中硼含量 Determinationof boronconcentrationingallium arsenidebyinfraredabsorption
2015-04-30发布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SJ/T1149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制定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静、苏州晶瑞化学有限公司、天津中环领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S OGY
SJ/T 11496-2015
红外吸收法测量砷化中硼含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77K时,用红外吸收法来测定砷化(GaAs)中替位硼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阻率大于10°Qcm的半绝缘砷化单晶中替位硼含量的测试,测量硼含量的有效 范围是从1x106atcm到2×1018atcm² 2方法原理 本标准利用低温纟随着温度的降低,半导体林料作为局域缺陷所引起的 特征吸收峰会变锐,增加,提高检测灵敏度。

本标准通过参比方硼样品的红外透射谱, 然后利用砷化中K的51cm(19.34 μm)外吸“收系数,来确定替位 硼含量。

3干扰因素 3.1在硼的吸收收谱带附近有确化镍双声子品格的吸收振动请带,测试时用参出方法扣除该晶格吸 样品的度与测试样品小于2以避免砷化锣格吸收的影响。

x1017 cm进行测对于接近检测下限 度硼含量,或更高分辨半进行测 3.3在77K时 算时,较大的半高测试误差。

4测量仪器和材料 4.1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对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应或更好 4.2千分尺 适用于测量样品厚度的千分尺,准确度为±0.01mm。

4.3样品架 根据测试样品的实际尺寸,选择样品架上遮光孔径的大小,以确证红外光束全部从样品上通过,并 且样品架应垂直或基本垂直于红外光束的轴线方向。

4.4低温恒温装置 保证测量过程中,能使测试样品的温度降至100K以下,可采用液氮降温,并且要求低温恒温装置 样品室的窗片,用在450cm~600cm范围内能透光的光学材料制作(例如碘化艳)。

SJ/T 11496-2015 5环境条件
5.1环境温度:23C土2C。

5.2环境湿度:≤75%。

6试样制备
6.1参比样品 6.1.1本测试方法要求参比样品与测试样品有相同的导电型号,且其厚度与测试样品的厚度差应小于 ±2% 6.1.2选用硼含量小于1x10atcm的砷化样品做参样。

6.2测试样品 6.2.1样品厚度范围为0.5mm~2mm。

6.2.2切取砷化单晶样片,样片经双面研磨、抛光后用千分尺测试其厚度,要求加工后样片的厚度 均匀性应≤0.5%。

7操作步骤
7.1仪器校准 用已知硼含量的标样对仪器进行校准。

7.2仪器检查 开机稳定半小时以后,通过测量确定100%基线的噪声水平来确定仪器的稳定性。

测量前,保证低 温恒温装置已降至测量温度。

对双光束仪器记录样品光路和参比光路空着时的透射光谱。

对单光束仪器, 在样品光路空着时先后两次记录的光谱之比获取透射光谱。

画出波数范围从450cm到600cm透射光 谱即为仪器的100%基线,如果在这个范围内的基线没有达到(100±5)%,则要增加测量次数直到达到 要求。

如果仍然有问题,则需要检修仪器。

7.3测量步骤 用0.5cm分辨率测试样品,应保证红外光束是通过测试样品和参比样品的中心位置。

对于双光路 仪器,在参比光路放置参比样品,同时在样品光路放置测试样品,可以直接获得样品的透射光谱;对于 单光路仪器分别测试样品及参比样品,然后通过差谱计算获得样品的透射光谱。

8计算
8.1如果样品具有平行的光学表面,光垂直入射,则样品光谱的透过率T由公式(1)得出: T=(1-R)²exp(-ad) 1+R²exp(-2ad)-2Rcos()exp(-αd) 由于光在样品表面的多次反射,光谱是周期性调制。

调制周期函数,可以表示为公式(2): Φ=4ndy. 2
SJ/T 11496-2015 式中: R反射率,%; n折射率;
波数,cm; p样品厚度,cm: a吸收系数α(v),包括硼的吸收系数αg(v)及基体声子吸收系数。

如果样品没有平行的光学表面,就需要考虑样品的平均厚度和仪器分辨率对测试的影响,则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