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271.5-2008 烟草机械 形态设计 第5部分:降噪.pdf

烟草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510.0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烟草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65.160 YC X94 备案号:25374-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T 271.5--2008 烟草机械 形态设计 第5部分:降噪 Tobacco machinery--Modality design-- Part5:Reducingnoise 2008-11-17发布 2008-11-17实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 发布
YC/T271.5-2008 前言 YC/T271《烟草机械形态设计》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外观; 第2部分:门; -第3部分:面板; 第4部分:弓形把手和门锁; 第5部分:降噪; 第6部分:玻璃护罩; 一第7部分:材料为PMMA和PC的观察窗; 第8部分:表面保护和表面处理; 第9部分:显示装置; 一第10部分:搬运。

本部分为YC/T27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祖发、徐庆涛、龚美华。

YC/T 271.5--2008 烟草机械形态设计 第5部分:降噪 1范围 YC/T271的本部分规定了烟草机械产品降噪形态设计技术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烟草机械产品降噪措施的设计。

2概述 2.1低噪声设计是指通过辨认和评估产品的噪声特性,在设计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或降低噪声。

2.2产生噪声的原因可分为下列两种: a)物体振动 因物体的机械振动而产生噪声,称之为间接激励空气振动噪声,如: 1)门或护罩的大而薄的板材零件; 2)机器有产生振动的零件,如齿轮传动、曲轴传动、凸轮传动或彼此冲击的零件。

b)空气振动 直接振动空气而产生噪声,称之为直接激励空气振动噪声。

例如:吸丝带或烟枪布带拉紧滑 过边棱时便会产生典型的卷烟机噪声,即空气受到冲击性挤压而产生的振动。

产品噪声的技术措施是降低空气的振动,产品的降噪应重点考虑在产品护罩上采用降噪措施。

3物体振动噪声的降噪措施 3.1反射面的形状 设计时可通过下列措施改变板材零件的结构形状,达到减小物体振动,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尽量缩小反射面; -通过倒角、卷边、弯曲等措施增强板材零件的刚性,如图1b)的结构较图1a)好; 一采用板上开孔的结构; 通过增加板的厚度、加装加强筋等类似措施以增大质量,其降噪效果比较见表1。

a) b) 图1
YC/T 271.5-2008 表1 钢板厚度/mm 措 施 声压级/dB(A) 5 90 5 在传力点上加2.2kg质量的物体 85 10 80 5 6mm×25mm的加强筋 75 3.2使用减振装置降噪 一般应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零件作为减振元件的减振结构型式。

常使用这种减振结构型式的有: 一风机、蜘蛛手负压风机或机器机座内部的真空泵; 一门和护罩。

示例1:在机器内紧固振动部件,见图2。

图2a)为悬挂式,图2b)为立式。

橡胶减报元件 橡胶减报元件 wu 8 a) b) 注:固定风机时应参照待减振风机的振动频率范围选用合适的橡胶减振元件,这种减振措施可减少振动传导 达90%。

图2 示例2:门和护罩的紧固,见图3。

橡胶减振垫 橡胶密封条 注:对于门和护罩宜采用橡胶垫片减振,橡胶减振垫片还具有密封的功能。

图3 示例3:护罩上的观察窗,见图4。

单位为毫米 单面密封胶带 玻璃板 粘接剂 护罩内有观察窗一般会影响降噪措施的效果。

为方便观察机器某部分面设立的观察窗,其面积应尽量小并与护罩 相隔离,如在护罩的薄板(厚度1.5mm~2mm)与玻璃板之间用弹性密封元件隔离。

图 4 2
YC/T271.5-2008 示例4:紧固在护罩上的“刚性”零件,见图5. 用橡胶软管过波 1-立式紧固振动部件,见图2b)。

注:振动部件与机器的护罩不应刚性连接,对此,两者间应使用柔性元件,例如用塑料软管、硬纸软管或橡胶软管 过渡, 图5 3.3与材料相关的物体振动噪声的降噪 与材料相关的降噪措施有: 一原理上的物体都具有将一部分振动能转换成热能的特性。

这种与材料相关的特性可用于 降噪,材料的减振能力(减振能力用减振程度d表示)比较见表2; 表2 材料 减振程度d 钢 0.000 1 铝 100'0 灰口铸铁 0.01 除材料本身减振外,材料的接合处,如焊缝或螺栓连接等,也会因能量转换产生额外的减振效 果,减振程度d见表3。

事实上,这种减振效果常常高于材料本身减振; 表3 接合处 减振程度d 焊缝,螺栓连接 0.01~0.1 采用由金属和所谓的抗噪声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减振程度在实际应用中明显高于单一金属材 料(如图6和图7),其减振程度d见表4。

表4 复合材料 减振程度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