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013-2011 铜精矿与铜熔炼渣的鉴别规程 Rul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copper concentrate and copper smelt slag 2011-09-09发布 2012-04-01实施 5315 刮冰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数码防伪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3013-2011 铜精矿与铜熔炼渣的鉴别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精矿与铜熔炼渣的定义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铜精矿与铜熔炼渣的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84(全部)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63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GB20424一2006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JJG629多晶X射线粉末衍射仪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铜精矿copper concentrate 含铜矿石经浮选或其他方法选矿得到的含铜量不小于13%,粒度不大于100μm的供冶炼铜用的 精矿产品.铜精矿常见物相有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 注:改写GB20424一2006,定义3.3 3.2 铜熔炼渣smelt slag 在火法冶炼铜过程中,由炉料和燃料中各种氧化物相互熔融而成的共熔体.通常为颗粒状或块状. 铜熔炼渣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FeOSiO2). 4方法提要 根据货物的感官性质、化学成分和物相成分鉴定铜精矿与铜熔炼渣. 5仪器和设备 5.1粉碎机 5.2多晶X射线衍射仪:符合JJG629的要求. 6检验鉴定规则 6.1检验前准备 现场检验前,应仔细审阅报检资料,对货物的重量、规格、产地及基本加工工艺等有初步了解.应准 1 SN/T3013-2011 备照相机、取样工具、样品袋等必要工具. 6.2现场检验 6.2.1货证核对 现场对照报检资料,核对货物唛头、重量、规格、运输工具名、产地等. 6.2.2货物感官检验 铜精矿整批货物外观均匀,呈粉末状,粒度小于100μm 一般有浮选用气泡剂特殊气味. 注:一般气泡剂为支链乙醇有米似松节油气味 铜熔炼渣通常为颗粒状或块状,般可见明显烧结气孔 6.2.3取样和制样 按照GB/T14263之规定进行取制样 6.3实验室检测 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按GB/T884进,物相鉴定采用X射线衍射法. 7结果判定 7.1样品具有铜含量不小于13%、粒度小于100m类似松节油气味、主要物相为含硫化铜矿物等特 征,可判定为铜精矿. 7.2样品具有颗粒或块状、见明显烧结气孔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等特征,可判定为铜熔炼渣. 8检验记录 检验鉴定记录应包括6.3,记录包括文字和照片,应客观反应货物标识、产地、包装、外观及规 格等检验鉴定情况. 2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4241-2025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pdf
-
GB/T 7816-2025 工业黄磷.pdf
-
GB/T 6730.13-2025 铁矿石 钙和镁含量的测定 EGTA-CyDTA滴定法.pdf
-
GB/T 3884.9-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砷、锑和铋含量的测定.pdf
-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pdf
-
GB/T 3884.4-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铅、锌、镉、镍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GB/T 3884.15-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总铁和四氧化三铁含量的测定.pdf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清册.docx
-
SN/T 4869-2017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4825-2017 牛羊肝片吸虫病检疫技术规范.pdf
-
SN/T 4800-2017 进出境动物检疫ELISA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技术规程.pdf
-
SN/T 4528-2016 供港食品全程RFID溯源信息规范 总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