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334-1998 增产菌粉剂.pdf

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4.9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B13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334--1998
增产菌粉剂 Yield-increasingbacteriapowder
1998-06-11发布199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行业标准 增产菌粉剂 NY 334-199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不得 #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字数9千字 2000年4月第一版2000年4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600 * 书号:-12847定价6.00元 标目405-54
NY334-1998
前 本标准由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汝鸿、徐维敏、蒋慧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增产菌粉剂NY 334-1998 Yield-increasing bacteria powde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增产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 运输、贮存要求以及有效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芽孢杆菌为菌种的增产菌粉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HG/T3309-1983农药粉剂细度测定方法(原HG/T2-896-83) 3总则 增产菌属芽孢杆菌是依据植物微生态学原理研制出的一种微生态制剂。

增产菌粉剂选用内生共生 芽孢杆菌为菌种,经过工业化生产的粉剂剂型,通过拌种和喷雾,能在植物体内定殖、繁殖、转移,起调控 植物个体微生态作用,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性的效果。

4技术要求 4.1外观:灰白色或带色泽粉末。

4.2增产菌粉剂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名称指标 含菌量,亿个/g300±30 悬浮度,%W s8 细度(通过0.09mm孔径筛),%100 水分,%5 杂菌量,% 5检验方法 5.1含菌量的测定 5.1.1试剂 牛肉膏,生化试剂。

蛋白陈,生化试剂。

琼脂,生化试剂。

无菌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8-06-11批准1999-01-01实施
1
NY 334-1998 5.1.2仪器 超净工作台。

培养皿,直径9cm。

锥形瓶,250mL。

量筒,100mL。

吸管,2mL。

灭菌锅,0.25m²。

电炉,1000W。

培养箱,20~45℃。

振荡器。

5.1.3培养基的配制 称取牛肉膏0.9g,蛋白陈3g,琼脂6g,加热溶解在300mL水中,以0.1mol/L氢氧化钠(NaOH) 或盐酸(HCI)调pH值至7.0~7.5之间,分装在12个三角瓶中,然后用灭菌锅在0.11MPa压力下灭 菌30min备用。

5.1.4操作步骤 5.1.4.1在12个三角瓶中各加入10~20个玻璃球,加棉塞,包牛皮纸封口,与培养Ⅲ、吸管(用防湿纸 包好)一并放入灭菌锅内,在0.11MPa压力下灭菌30min。

每组第一个三角形瓶内各加入1g样品(准确至0.1g)后,于振荡器上振荡20min。

5.1.4.3将上述处理后稀释液分别准确吸取1mL,注入每组的第二个三角瓶中,再用振荡器振荡 20min,直到每组的第四个三角瓶振荡完为止(此时1g菌剂稀释成10×10-"个/mL,即已稀释为1亿 倍)。

5.1.4.4在超净台或灭菌室内,准确吸取1mL上述稀释液,注入灭菌的培养皿中,然后迅速倒入 30mL约45C的培养基,制成平板。

于30~35C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用肉眼数其长出的菌落数,培养 Ⅲ中的菌落数即每克样品的含菌数(亿个/g)。

须同时做三个平行试验(即三个重复),取菌落数在20~ 200个的一组计数,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20个菌落数,计算平均值,经显著性测定,达显著者即 为测定结果。

5.2悬浮率的测定 5.2.1仪器 血球计数板。

光学显微镜。

吸管,5mL、2mL。

振荡器。

5.2.2检验程序操作步骤 5.2.2.1称取样品1g(准确至0.1g)装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然后用振荡器振荡1min。

5.2.2.2用吸管从三角瓶中吸取菌液1mL,注入盛有9mL水的试管中,摇匀待用。

此步骤重复至显 微镜下能计数的浓度为止。

5.2.2.3用吸管吸取可以计数试管内的少许菌液,从盖玻片的一端注入25×16的血球计数板,使菌液 沿玻片间隙渗入,并用滤纸吸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