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对建筑垃圾集料砂浆抗压强度试验研究.pdf

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3
文档大小:647.3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2016 NO.2 试验与应用 粉煤灰对建筑垃圾集料砂浆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Imparts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from Construction Waste by Fly Ash 优明坤'2,孙章平,周俊汝 (1.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青岛,266590;2.山东科技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粉煤灰掺量对砂浆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分析了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及粉煤灰在砂浆中的作用 机理后,通过对掺量不一的配比制备出M5、M10、M15的再生建筑垃圾细骨料砂浆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根据试 验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知粉煤灰对建筑垃圾再生砂浆的一般影响规律。

关键词:粉煤灰;再生砂浆;抗压强度;最佳取代率 中图分类号:TU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6)02-0031-03 砂浆是经过胶结料、细集料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 表1水泥物理化学性能指标 的胶凝材料,能够起到粘接材料、传递压力的作用。

其 Mg0 SO Cl- 凝结时间/min3d强度/MPa28d强度/MPa 主要性能就是抗压强度与和易性指标。

通过试验研究 /% /% /% 初凝终凝抗折抗压抗折抗压 ≤6.0 ≤3.5≤0.06≥45 ≤600≥2.5≥10.0≥5.5≥32.5 表明,在砂浆中掺人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完全可以改变 表2粉煤灰化学成分 砂浆的和易性,并且还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

不论从 LOSS SiO 成本分析还是产品性能分析,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建 AlO Fe0, CaO MgO 3.31 54.62 28.76 4.05 3.14 1.19 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砂浆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砂浆,其粉 表3粉煤灰物理性能指标 /% 煤灰的掺量需要经过研究才能得出。

本试验以此为基 细度≤45μm 需水量比 含水量 础,借鉴普通砂浆的配合比,对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粉 S0/% /% /% /% 烧失量/% 煤灰砂浆配合比进行设计,得到粉煤灰对再生砂浆的 18 97.8 ≤1.0 0.63 6.3 力学影响规律。

表4再生细骨料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 含泥量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压碎指标 再生胶砂 1试验设计与试块制作 /% /%) 需水量比 27 1120 2399 2399 19 1.21 1.1材料选取 1.2试验方法 (1)水泥水泥采用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模为70.7mm×70.7mmx 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能见表1。

(2)Ⅱ级粉煤灰:试验用 70.7mm的带底试模,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 粉煤灰化学成分见表2。

试验所用粉煤灰的品质见表 模》(JG237)的规定,具有足够刚度。

试验环境温度为 3。

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20±5)℃,相对湿度(40±5)%;采用数控水泥混凝土 2005)评定试验所用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

(3)再生 标准养护箱对试件进行养护,温度为20℃,相对湿度 细骨料:由潍坊市昌邑某再生有限公司提供,其技术指 为98% 标见表4。

(4)水:试验取水为青岛市自来水。

具体试验步骤: (1)计算砂浆配合比; 第一作者:优明坤(1988~),男,汉族,山东寿光人,山东科技大学 (2)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邮箱:664352772@ T70-2009)中的有关规定,采用机械搅拌拌制砂浆拌 收稿日期:2015-010-26 合物; 31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6 NO.2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试验与应用 (3)试拌调整,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 表6再生骨料粉煤灰砂浆稠度、分层度测试值 准》(JGJ/T70-2009)中的相关规定测定所配砂浆稠度 组号 A2 A B, B B, C C, 及分层度,调整用水量直至砂浆和易性满足使用要求, 稠度 /mm 69.9 72.1 73.6 74.3 76 77.1 76.0 77.2 78.1 提出砂浆强度校核用基准配合比。

分层度 (4)将砂浆拌合物均匀地一次性放人试模,试模 38 /mm 40 41 33 35 36 37 38 39 在使用前均向模内均匀地刷一层薄机油,砂浆注满模 对各组适配砂浆进行稠度与分层度的测试,将其 后放置到振动台机械振动10s; 养护28d,检测承压面尺寸,对于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 (5)试件制作后在温度为20℃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