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H 62 ICS 77.150.6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9-2023 代替GB/T469-2013
铅锭
Lead ingots
2023-08-06发布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6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469-2013《铅锭》,与GB/T469-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将“本标准适用于电解法或火法精炼生产的铅锭”更改为“本文件适用于电解精炼 生产的铅锭"(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Pb99.996牌号,删除了Pb99.990、Pb99.985、Pb99.970、Pb99.940四个牌号(见第4章, 2013年版的3.1);
更改为0.0007%、0.0008%、0.0025%(见表1,2013年版的表1); d)删除了40kg土2kg的小锭物理规格(见2013年版的3.3.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 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卫锋、李泽、赵振波、李宗兴、覃雪莲、全其建、陈选元、苏飞、唐志波、李伟伟、 刘娜、杨大伟、高国兴、余忠保、彭海良、高延粉、颜平平、刘冬根、宪力、卢小波、邓又铵、马永刚、舒绍明、 曾平生、韦健。
本文件于1964年首次发布,1983年第一次修订,1995年第二次修订,2005年第三次修订,2013年 第四次修订;本次为第五次修订。
GB/T 469-2023
铅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铅锭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 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解精炼生产的铅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103(部分)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
铅锭按化学成分分为2个牌号:Pb99.996、Pb99.994。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5.1.1铅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铅锭的化学成分
%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Pb杂质,不大于 不小于Ag Cu BiAs Sb Sn Zn Fe Cd Ni总和 Pb99.99699.9960.000 60.000 7S10000.000 50.00070.000 50.00040.000 50.000 20.000 20.004 Pb99.99499.9940.000 70.000 80.002 50.000 50.000 80.000 50.000 4|0.000 50.000 20.000 20.006 注:Pb含量为100%减去表中所列杂质实测总和的余量。
GB/T469-2023 5.1.2当铅用于生产以表1中所列某元素为添加元素的合金时,该元素的含量可不受表1规定的最大 值的限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5.2物理规格 5.2.1铅锭分为大锭和小锭。
小锭为长方梯形,底部有打捆凹槽,两端有突出耳部。
大锭为梯形,底部 有T形凸块,两侧有抓吊槽。
5.2.2小锭单重为:48kg土3kg、42kg士2kg、24kg土1kg;大锭单重为:950kg士50kg、500kg士 25 kg。
5.3表面质量 5.3.1铅锭表面不应有熔渣、熔洞、粒状氧化物、夹杂物及外来污染。
5.3.2铅锭不应有冷隔,不应有大于10mm的飞边毛刺(允许修整)。
5.4其他 需方如对铅锭的化学成分、物理规格、表面质量等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试验方法
6.1铅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4103(部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6.2铅锭的外形由目视检验,锭重用称量法检验。
6.3铅锭的表面质量用目视法检验。
7检验规则 7.1检查与验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