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86.73-2015 食品添加剂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吡咯,食品安全,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866.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2015-09-22发布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 1886.7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1范围
唑啉酮作为交联剂生成的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略烷酮。

2分子式、结构式 2.1分子式 (C; H, NO), 2.2结构式
CHCH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或类似白色取试样适量至透明玻璃管中.在自然光下背衬黑纸 状态有吸湿性的白色粉末观察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1886.73-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氮含量,w/%11.0~12.8附录A中A.4 游离N-乙烯基吡略烷酮/(mg/kg)10.0附录A中A.5 pH(1%悬浮物)5~8附录A中A.6 水可溶物*w/%八1.5附录A中A.7 灼烧残渣,w/%0,4附录A中A.8 游离N,N'-二乙烯基-咪唑琳酮/(mg/kg)≤2.0附录A中A.9 水分,w/%6.0附录A中A.10 铅(Pb)/(mg/kg)2,0GB 5009,12 锌(Zn)/(mg/kg)25,0GB 5009,14 仅对使用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作为交联剂的产品检测该项目。

2
GB 1886.73-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 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试验方法所用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 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均指水 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溶解性试验 分别取1.0g试样,分别加入10mL水、10mL95%乙醇、10mL乙醚,均应不溶解。

A.3.2褪色反应 A.3.2.1试剂和材料
A.3.2.1.2淀粉指示剂:10 g/L。

A.3.2.2分析步骤 称取约1g试样,溶于10mL水中,振摇30s,制成悬浮液,加人0.1mL碘溶液,剧烈振摇,再加人 1mL淀粉指示剂,剧烈振摇,无蓝色产生。

A.3.3红外光谱鉴别 A.3.3.1方法提要 取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和试样,分别用溴化钾压片,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将两者的红外 吸收光谱图进行比较。

A.3.3.2试剂和材料 A.3.3.2.1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

A.3.3.2.2溴化钾(光谱纯)。

3
GB 1886.73-2015
A.3.3.3仪器和设备 A.3.3.3.1红外光谱仪。

A.3.3.3.2压片器。

A.3.3.4分析步骤 分别取约1mg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和试样,与约100mg的溴化钾在玛瑙研钵中进行 研磨,直至混合均匀。

取少许上述混合物粉末转入压片模中,用压片器压制成透明的薄片(盐窗)进行 测试。

A.3.3.5结果判定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应与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在4000cm-1~ 400cm一范围内的吸收峰相似。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参见附录B。

A.4氮含量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将试样与硫酸和催化剂共热将有机氮转变为铵盐,加碱蒸馏游离氨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标准滴 定溶液滴定,根据硫酸的消耗体积计算氮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30%过氧化氢。

A.4.2.2硫酸。

A.4.2.3氢氧化钠溶液:400g/L。

A.4.2.4硼酸溶液:40g/L。

A.4.2.5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HSO。

)=0.05mol/L。

A.4.2.7硫酸钾与硫酸铜混合物:把10份的硫酸钾和1份的硫酸铜混合,研磨,制成粉末。

A.4.3仪器与设备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A.4.4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1mg,置于100mL凯氏烧瓶中.加人1.0g硫酸钾与硫酸铜混合物, 吸取7mL硫酸沿瓶壁缓缓加人,把附着在瓶颈上的残留物冲人瓶底,摇匀,再沿瓶壁缓缓加人1mL 30%过氧化氢,边加边小心地握动烧瓶,再分多次(通常3次~6次)加人30%过氧化氢,每次1mL(注 意:消解过程中不要添加30%过氧化氢),加热消解,直到溶液变为澄清的亮绿色。

继续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