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595-2016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pdf

2016,2595,pdf,刘颖,技术规程,林业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8.7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林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65.020.40 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595-2016 黄土丘陵沟整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establishingsoilandwaterconservation forest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2016-01-18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网站 电话400692315 刮涂层查真伪
LY/T2595-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黄土丘陵沟壑区 3.2 水土保持林 3.3 流域 3.4 空间对位配置 3.5 径流林业技术 4 流域水土保持林空间对位配置 4.1 原则 4.2 覆盖率 2 4.3 立地类型划分 4.4 不同立地水土保持林的功能定位 4.5 水土保持植被模式空间对位配置 2 5 种苗 N 5.1 一般规定 2 5.2 种子 5.3 苗木 6 造林技术 6.1 树种选择 Y 6.2 混交林营造模式 6.3 造林密度 6.4 种植点配置 6.5 整地 6.6 苗木处理 6.7 栽植 7 抚育管理与检查验收 7.1 抚育管理 7.2 检查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植被模式对位配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和草种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主要树种(组)初植密度 11
LY/T259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强、查同刚、张晓霞、曹文旭、武文娟、及金楠、王盛萍、陈立新、冷曼曼.

I
LY/T2595-2016 黄土丘陵沟整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营造中的流域水土保持林建设对位配置,造林过程 中树种选择、造林模式、密度控制、种植点配置、整地方式、苗木处理、栽植,以及赋予管理、检查验收等方 面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我国黄土丘陵沟整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4175林木引种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标准 GB/T23231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规则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土丘陵沟整区hilly-gullyregionsintheLoessPlateau 域,沟壑密度1km/km²~7km/km²,15°以上的坡面面积占50%~70%,涉及我国山西、陕西、内蒙古、 青海、宁夏、甘肃和河南等7个省(自治区).

3.2 水土保持林soilandwaterconservationforest 的防护林.

3.3 流域watershed 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本标准特指集水面积为1000km²以下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 汇水区域.

3.4 空间对位配置spatialpara-disposition 在诊断流域的自然地形和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森林植被群落的水文、水 质、泥沙效应,依据水土保持林的防护机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不同期望功能的水土保持植被模式设计.

1
LY/T2595-2016 3.5 径流林业技术technologyofrunoffforestry 以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在干旱的气候、土壤环境中为林木的生长创造 出相对适宜的土壤、水环境的技术,可使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建立起相对稳定、生长快速的 人工林生态系统.

流域水土保持林空间对位配置 4.1原则 流域内水土保持林对位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流域水土保持林植被空间配置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土壤侵蚀控制要求.

b) 以坡度作为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以坡位和坡向作为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根据不同 地形部位的功能要求进行水土保持植被模式的对位配置.

4.2覆盖率 流域水土保持林森林覆盖率建设目标宜为40.%个60%.

4.3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水土保持林功能定位,依据地貌部位、坡向、坡度等因子,将黄土丘陵沟整区划 分为13个基本立地类型.

参见附录A.

4.4不同立地水土保持林的功能定位 4.4.1在梁顶的坡面,把农田防护作为水土保持林的主要功能,同时兼顾木材生产;在退耕梯田,把 经济增收和埂坎固土并列为主要功能.

4.4.2 在>35°的梁坡和沟坡,主导功能是防治土壤侵蚀,同时兼顾绿化效果 4.4.3 在25°区域的主导功能是土壤侵蚀防治和木材生产,把土壤侵蚀防 治作为<25°区域主导功能的同时,注意通过建设节水型森林植被而保持一定的产水功能,同时兼顾木 材生产和经济增收功能 4.4.4 在沟底谷坊形成的谷内把净化水质作为主导功能,同时兼顾木材生产和经济增收功能. 4.4.5 在水平梯田与台地,把经济增收作为主导功能,同时兼顾坎固土和绿化功能. 4.4.6 在四旁把经济增收、景观美化、水质净化并列作为主导功能,同时兼顾木材生产和土壤侵蚀防治 功能. 4.5 水土保持植被模式空间对位配置 按照立地类型和功能要求,进行水土保持植被模式对位配置,具体参见附录A. 5种苗 5.1一般规定 严格执行森林植物检疫制度、种苗质量检验制度,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要采用具有生产经营许可 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和产地标签的种子和苗木以及其它繁殖材料.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