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换热器专业工程设计文件校审细则 HG/T20701.5-200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容器、换热器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校审细则,适用于设计质量保证工 作.
2总则 2.0.1工程设计文件分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或数据表和设备施工图两种.
2.0.2各级校审人员用于进行工作的接受条件应是最新版的,用于施工图校审的询价版 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或数据表应经有关专业认可.
2.0.3参加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或数据表校审人员应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参加设 备施工图的校审人员还必须具有压力容器校审人员资格.
2.0.4工程设计文件应分别按以下校审细则进行校审.
2.0.5工程设计文件在提交校审前应由设计人进行自校.
本标准第3章所述校审细则适用于制造版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计算书校审,其他 各版的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第4章所述校审细则适用于设备施工图校审.
39
3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或数据表的校审细则 3.1通则 3.1.1除另有规定外,容器、换热器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或数据表及其相关工程文 件的签署为设计(编制)、校核、审核三级.
各项设计文件的设计(编制)、校核、审核签署的规 定见附录A“设计文件编制、校审签署规定表”.
3.1.2提交校审的文件应包括:各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表、工程设计规定、相关的设备通 用技术规定、图纸、计算书等.
3.1.3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文件的签署栏中,各级设计人员只能签署其中一级,不准 兼签两级.
3.2自校细则 自校细则按校核细则(详见3.3节)进行.
3.3校核细则 3.3.1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和/或数据表总体完整性校核.
1核查接受条件是否完整,是否为最新版,是否按要求签署.
2校核图纸和/或图形是否完整,设计依据是否齐全.
3校核人如发现设计图纸和/或数据表不完整,应退还给设计人.
待补充完整后再进 行校核.
3.3.2计算书的校核 对要求绘制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的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计算,计算书的校核按如下规 定进行.
1校核计算所依据的条件是否与接受条件相符,主要包括: 设计压力、操作压力、操作介质; b. 设计温度,操作温度; c. 换热管子规格、数量、排列方式及间距、折流板间距、换热管、壳体平均壁温; d. 壳体公称直径、外形尺寸、设备容积; e. 外载荷(如风载、雪载、地震烈度、接管所承受的局部载荷); f. 材料选择及腐蚀裕度的选取; 40
g. 接管符号和公称尺寸.
2 校核计算所依据的其他数据是否正确,主要包括: a. 材料性能和许用应力; b. 焊缝系数; c. 壁厚附加量; d. 除3.3.2条第1款第e项所述的各项载荷外的其它载荷.
3校核计算所采用的规范、标准、计算公式和程序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计算中输入的 各项数据是否正确;各项数据的单位是否符合计算公式的要求.
4检查主要元件是否均已作了计算,计算中是否均已正确考虑了载荷.
校核计算结果,判别其结论是否正确.
校核计算结果及各项数据是否已正确反映在设备图纸上.
3.3.3 设备总图和/或数据表的校核 1 校核主标题栏内表示的数据和内容是否正确: a. 设备名称和位号是否与接受条件相符; b. 工程名称、工程号、设计项目或装置名称是否正确; c. 图号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与领用号相一致; d. 设计日期、版次是否正确.
校核技术特性表中下列数据填写是否正确,是否与接受条件和计算书相符,是否符 合有关规定: a. 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物料名称、设备容积、传热面积; b. 焊缝系数、腐蚀裕度; c. 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 d. 地震烈度、风压; e. 容器类别; f. 换热器级别、程数、传热面积、换热管规格、数量、管长、排列、间距、折流板型式、数 量、间距、切割直径.
3校核接管表中的各项数据(符号、公称尺寸、公称压力、连接标准、密封面型式和用 途等)是否与有关专业提出的条件要求相同.
4校核设计、制造等技术要求是否齐全,是否与工程设计规定相符.
5校核主要元件材料选用及要求是否符合工程材料选用规定(材料备忘录)的规定.
6对图形和结构的校核: a.图面布置是否完整、合理、是否正确表达了设备的全貌,与工艺要求相关的结构尺 寸或详图是否已清楚表示; b.设备的总体结构和内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和制造、安装和维 41
修的要求; c.设在设备上必需的安全附件是否已表示清楚,必需的人孔、手孔、检查孔是否已设 置,吊柱、吊耳设置是否满足要求; d.支座的形式、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e. 需预焊在设备上的预焊件是否已表示清楚.
7 结构尺寸及文字表述校核: a. 主要特性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b. 主要基准线的选择是否合理、正确; c. 对外连接尺寸,支座上地脚螺栓孔的大小、数量及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d. 地脚螺栓规格、卧式支座固定端位置.
8 图形中的接管符号及管口方位图的校核: 图形中的管口符号与管口表符号是否相符; b.图形中的管口方位是否与条件图或管道平面设计图相一致.
对管壳式换热器、板 式塔应注意有关管口方位与管板、折流板、分程隔板、降液板(管)等零部件的相对关系及位 置是否正确.
9附加说明的针对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校核.
10对外载荷校核(净重、充水重量等).
3.4审核细则 3.4.1强度计算书的审核 1审核计算所依据的条件是否正确: a. 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换热器的管子和壳体的平均壁温; b. 设备主要元件的选材、许用应力、有关的机械性能; c. 焊缝系数、腐蚀裕度、壁厚附加量; d. 公称直径、计算长度、换热管的规格及支承间距; e. 风载、地震烈度及其他外载荷.
2 审核计算时载荷的考虑是否周全、恰当.
3审核计算采用的设计规范、计算公式、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恰当.
4审核主要元件的计算是否完整.
3.4.2设备总图和节点详图的审核 审核人应全面审核图纸,但重点放在下述各项: 1审核技术特性表中数据及要求是否与接受条件、设计规定相符; 2审核总体结构、内件结构的合理性,是否满足生产工艺、制造要求; 42
3审核设备制造、检验要求的完整性.
4设备施工图的校审细则 4.1通则 4.1.1容器、换热器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签署分设计、校核、审核三级签署和设计、校核、审 核、审定四级签署两种.
各项设计文件的设计、校审签署的规定见附录A“设计文件编制、校 审签署规定表”.
4.1.2容器、换热器施工图设计文件签署规定如下: 1一般容器和第一、二类压力容器施工图纸(包括总图和零部件图)和技术文件应经 审核人签署.
2第三类压力容器和复杂关键设备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除需三级签署外,对总图 和计算书还需经审定人批准和签署.
4.1.3提交校审的文件应包括:经有关专业认可的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或设计条件表、 全套图纸、文字说明、计算书、调查报告、设计质量评定卡、校审记录等.
4.1.5工程设计中各类设备的总图还需经提出设计条件的有关专业设计负责人或设计人 员会签.
4.2自校细则 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和文件完成后,应认真、全面地进行自校,以保证设计成品的质 量,自校细则按校核细则(详见4.3节)进行.
4.3校核细则 4.3.1设备装配图的校核 1装配图是否符合经有关专业认可的询价版设备简图(设备工程图)或有关专业(或 单位)提出的设计条件的要求.
2主标题栏所示的工程名称是否填写正确,设备名称、图号、工程号是否与接受条件、 工程规定相符.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