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 240.80 团 体 标 准 T/C1ATCM 109-2024 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for value domain of Zhang Zhongjing's Jingfang heritage information 2024-07-01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 发布
T/C1ATCM 目次 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数据元值域的编码方法 6代码表.. 6.1经方病因代码, 6.2经方病机《伤寒论》代码 6.3经方病机《金匮要略》代码. 6.4经方望诊代码, 6.5经方望神代码 6 6.6经方望面色代码 10 6.7经方望形态代码, 11 6.8经方望皮肤代码, 11 6.9经方望头部代码. 12 6.10经方望五官代码 12 6.11经方望躯体代码 12 6.12经方望四肢代码 13 6.13经方望舌诊代码 13 6.14经方望排泄物代码 14 6.15经方闻诊代码, 14 6.16经方间诊代码, 15 6.17 经方问寒热代码 16 6.18经方间汗出代码 17 6.19经方问头痛代码 18 6.20 经方问胸痛代码 81 6.21 经方问胁痛代码 19 6.22 经方问胃皖痛代码 19 6.23 经方间腹痛代码, 19 6.24经方问腰痛代码 20 6.25经方间耳目代码, 20 6.26经方间情绪代码 20 6.27 经方问咽喉代码 21 6. 28 经方问睡眠代码, 22 6.29经方间饮食口味代码 22 6.30经方间二便代码 22 6.31经方按诊代码. 23 6.32经方问妇人代码 24
T/CIATCM 109~2024 6.33经方脉诊代码 24 6.34六经病名代码 26 6.35经方名称代码, 26 附录A.... 32
T/C1ATCM 前言 本文件按照WS/T30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标准化规则》和WS/T364《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 代码》给出的规则起草,结合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数据元的特性进行编写.
本文件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经方方证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经方方证研究所、河南经方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研 究所、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标准化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中医 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书克、崔海洋、刘成藏、董国锋、肖勇、郭敬铭、金琰、田双桂、万晓华、 王晓燕、康璐、李邀宇、杜思鸿.
ⅢI
T/C1ATCM 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数据元值域的编码方法、代码表格式和表示要求、代码表的命名 与标识.
本部分适用于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的表示、交换、识别和处理,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303-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标准化规则 WS/T364.1-2023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 T/CIATCM003-2019(部分)中医药信总数据元值域代码 T/CIATCM058-2019中医药信息标准编制通则 《中医药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年颁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张仲景经方Zhang Zhongjing’s Jingfang 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所记载之方剂.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CD:国际疾病分类(Interm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5张仲景经方传承信息数据元值域的编码方法 中医药信息数据元值域编码方法遵循《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WS/T364.1 -2023).
6代码表 6.1经方病因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