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706A (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 (21)申请号201410564882.4 (22)申请日2014.10.22 (71)申请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地址100026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5号 西综合楼一层107 (72)发明人刘鹏方天文霍永君李松眠 季文君李成管志忠任书华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11004 代理人唐晓丽 (51)Int.C1. E02D 27/44(2006. 01)
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57)摘要 一种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其构造包括框架柱、框架横梁、楼板、钢级梁、垫 块、螺母。
本发明是依托工程自身结构钢筋混凝土 框架梁承载能力,并通过钢纵梁将外用电梯荷载 传递于混凝土梁上,最终通过混凝土柱将荷载传 至基础,该施工工艺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基瑞施 工工艺,无需再破除混凝土,钢梁可周转使用,减 少垃圾,绿色环保,同时无需传统钢管脚手架对基 础进行回项,既可以节约脚手架的租赁费用,又不 影响地下室装修及其他专业施工,节约了工期,非 常方便快捷。
104264706 6
CN 104264706 A权利要求书1/2页 1.一种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包括楼板(8)、连接于楼板(8)之上的电梯基础,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楼板(8)下侧的底部框架支撑,所述底部框架支撑包括框架柱(7)和框架横 梁(4),所述电梯基础为平行设置的两根钢纵梁(3),两根钢纵梁(3)的梁中心线的横向距 离等于外用电梯的塔节(10)的尺寸,钢纵梁(3)的两端部分别跨过两侧框架横梁(4)与楼 板(8)的支点处: 钢纵梁(3)的两端部与楼板(8)之间、位于框架横梁(4)的上方垫有与框架横梁(4)同
向至少设置两个,钢纵梁(3)的端部的下翼缘开有与安装通孔相对应的螺栓孔,高强螺栓 (1)依次穿过安装通孔和螺栓孔并使用螺母(5)将钢纵梁(3)固定于楼板(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纵梁(3)为H型 钢或工字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纵梁(3)的两侧 间隔设有若干加劲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为钢板, 垫块的高度为4~8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定外用电梯的型号: 步骤二、根据外用电梯的型号得到电梯的尺寸,控制安装后外用电梯距离建筑的边缘 为100mm~200mm,进一步确定外用电梯的中心位置,进面得到两根钢纵梁的安装位置线, 保证电梯的中心落在两根钢纵梁的横向距离的中线上: 步骤三、根据外用电梯的型号、性能参数及载重重量计算出外用电梯产生的总荷载,选 定钢级梁的型号及长度: 步骤四、检查框架横梁(4)的截面尺寸及配筋信息; 步骤五、根据电梯中心位置放线得出电梯基础的位置,并依据外用电梯的钢笼(9)的尺 寸放线得出围护结构即砖墙(11)的砌筑位置线: 步骤六:根据钢纵梁的安装位置线,使用塔吊将钢纵梁吊装就位,钢纵梁(3)落于框架 横梁(4)与楼板(8)的支点处上方,并在钢纵梁(3)与楼板(8)之间采用垫块(2)垫高; 步骤七:在支点处的两侧楼板开安装通孔,与安装通孔相对应的钢纵梁(3)的下翼缘 位置开有相应数量的螺栓孔: 步骤八:采用高强螺栓(1)将钢纵梁(3)固定于框架横梁两侧的楼板(8)上,高强螺栓 (1)贯穿安装通孔及螺栓孔,并用螺母(5)拧紧固定牢靠: 步骤九:根据砖墙(11)的砌筑位置线,砌筑砖墙,保证墙体的项标高与钢纵梁(3)的梁 顶标高齐平; 步骤十:将外用电梯的塔节(10)安装于钢纵梁(3)之上,并将塔节(10)的底座与钢纵 梁(3)点焊连接,外用电梯的钢笼(9)边缘坐于砖墙(11)上,完成外用电梯的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五中,围护结构是设置在楼板(8)之上、砌筑在钢纵梁(3)外侧的砖墙(11),墙体的顶标高 与钢纵梁(3)的钢顶标高齐平,所述砖墙(11)为外用电梯的钢笼(9)倾斜度限位墙,本身并 2
CN 104264706 A权利要求书2/2页 不承受电梯荷载,其围合面积以保证外用电梯的钢笼(9)搭在砖墙(11)上后不发生倾斜为 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选定钢纵梁(3)的型号及长度时,要求钢纵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