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稿)
规划层次与期限
口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分为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口规划期限
>县域层面:甘孜县行政区范围,国土面积6861.91平方千米,包含3镇18乡.
(县域规划强调全域全要素统筹安排,侧重国土空间战略部署、总体格局优化和底线管控.)
>中心城区:“三区三线”划定的中心城区开发边界范围,面积6.51平方干米.(中心城区规划要求细化用地布局,功能完善和结构优化.)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范围图
坚守底线、安全发展
以“双评估”和“双评价”为基础,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牢固树立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人居安全意识,严守耕地、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底线和城镇开发上限,强化灾害和污染防治,确保城乡人居环境安全.加强对水资源和能矿资源的管控,落实国省发展战略、推动资源有序开发、高效利用.
集约节约、绿色低碳
坚持集约节约资源利用,严格实施资源总量和强度管控,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保护,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智慧旅游、生态农牧业、文旅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的绿色产业体系.将绿色资源本底转变为绿色发展优势,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高原示范,实现高原绿色繁荣.
区域协调、城乡融合
全力推进甘孜州副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连通康北区域融入成渝经济圈,构筑开放新格局.注重协调发展,坚持区域联动,关注重点地区、重要空间、重点项目,强化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合理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现代文明向乡村传播,着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自然灾害防治等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空间.
补齐短板、提高品质
着力补齐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造城市风貌,改善人居环境,重塑城市品质,完善城市保障体系,打造高原宜居宜业宜游公园城市,吸引川青藏结合部人口流入.完善城镇设施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引导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生产供应和水利设施网络布局.推广公园城市理念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面提高城乡人居环境与生产生活品质.
落实《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战略定位
口甘孜县位于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生态安全格局中位于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
甘孜县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口主体功能定位:
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重要珍稀生物的栖息地,国家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全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态平
四川省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总图
甘孜县应重点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加大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紧抓生态移民和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生态农林牧业和农畜产品深加工合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落实《甘孜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发展定位
口甘孜县为甘孜州重点县城之一,位于金沙江、雅茗江沿线、北部生态耗牛产业基地、甘孜耗牛全产业链发展中心、北部丝路文化牧旅融合示范带、北部生态养殖和肉、奶加工示范区、北部城镇发展轴上
口定位传导
对甘孜县的发展定位:打造甘孜州副中心、康北中心、川青藏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
甘孜县以农牧业、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应优化升级相关的电商、交易、仓储、物流、会展、科研、培训、管理与服务等产业核心要素.依托格萨尔故里品牌,阿须格萨尔故里、甘孜县雅江第一湾、等资源,围绕丝路文化,重点实施牧场观光、牧旅体验、文化展示等项目发展全域旅游,助力格萨尔文化旅游带建设,推动甘孜县旅游业发展.
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