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类:中建新疆建工-和田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393.88K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1.全面性
1.1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方案
1.1.1工程概况
北京路(G315国道至文化路),道路程桩号为KO000至K4338.52,长度4338.52米,G315国道入口处共设五条匝道,匝道长度1284.92米.主线道路红线宽度50m,含中央绿化带4.0m,车行道2×12.0m,绿化带2×3.5m,非机动车道2×4.5m,人行道2×3.0m及附属设施工程,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中水管网、道路照明等;G315国道入口绿化提升改造、绿化喷灌系统、绿化换土、绿化苗木栽植、绿化树池等;G315国道至文化路段绿化提升改造、绿化喷灌系统、绿化换土、绿化苗木栽植、绿化树池等工程.
1.1.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北京路(G315国道向北延伸)段横断面为四幅路形式,具体为3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3.5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4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3.5m绿化带4.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50km/h,路面设计轴载采用标准轴载BZZ-100KN,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机动车道路基结构层为:5.0cm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F)7.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式(AC-25F)1cm沥青下封层29cm水泥稳定基层20cm天然砂砾基层,总厚度62cm.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1cm沥青下封层18cm厚5%水泥稳定基层40cm天然砂砾底基层,总厚度63cm.
人行道路面结构为:6cm厚混凝土彩色花砖3cm厚中粗砂找平层15cm水泥稳定基层25cm厚天然砂砾底基层,总厚度49cm.
1.1.3资料调查及地质情况
北京路(G315国道北延)桩号KO000至K4338.52段,道路现状为12米宽原状沥青路面.
1.1.3.1 K0000-K2780段
1)填筑土(Q4ml):杂色,人工堆填,分布于道路中部位量,宽约12.0m,以圆砾为主,厚度变化大,层厚0.7~1.4m.局部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已人工压实,镐锹可掘,掘进速度较慢,井壁稳定性好.压实度不均匀,路肩处压实度较差,一般为稍密,路基中部较好.路基干湿类型属干型.K0000K1560段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KP,回弹模量3OMP.K1560-K2780承载力基本容许値80KP,回弹模量25MP.
2)其中K1560-K2780段道路两侧为稻田地,稻田地表面有30-40cm地表水,其余道路两侧为绿化用地;沿线地层主要为:1)填筑土、2)粉砂、3)粉土组成.
1.1.3.2 K2780-K4338.52
1)填筑土(Q4ml):杂色,人工堆填,分布于道路中部位量,宽约12.0m,以圆砾为主,厚度变化大,层厚0.6~0.9cm,局部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已人工压实,镐锹可掘,掘进速度较慢,井壁稳定性好.压实度不均匀,路肩处压实度较差,一般为稍密,路基中部较好,路基干湿类型属干型.
2)粉砂;(Q4eol)土黄色、灰黄色,风积成因,稍湿~饱和,松散~中密.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组成,局部渐变为粉土,细沙等,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3) 粉土(Q4al):黄褐色,局部夹薄层粉砂,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属稍湿~很湿,稍密,中等压缩性土,湿陷系数均小于0.015属非湿陷性土,揭露层厚15.0m,未揭穿.
1.1.4计划工期:2019年8月04日至2020年1月30日(180日历天).
1.1.5施工组织方案
1.1.5.1总体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就绪后,根据划定的施工范围,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管线施工后路基路面施工,先主要工程后附属工程的施工原则进行”.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污水、给水、中水、过水管涵可以和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基同时进行施工,待地下管线及路基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雨水管线及过路预埋施工、天然砂砾底基层及水稳基层、路缘带安装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施工.
具体施工程序如下:
测量放线(导线点、高程点增设)→施工围挡封闭→场地平整→沟槽开挖→管道基础→管道安装→检查井砌→回填夯实→路基整修→过路预埋→天然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基层→路缘石(路界石)安装(人行道铺装)→路面面层→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竣工清理→验收交工.
1.1.5.2搞好目标规划:确定质量、安全、进度控制目标,围绕三大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类计划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满足业主的要求.同时满足设计和相关适用标准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控制,以最终实现对业主的承诺.
1.1.5.3分部、分项工程具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5.3.1测量放线
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业主提供本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级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资料,并进行交接手续;我单位按照上述基准点(线)以及工程精度要求,测设施工控制网,并对测量过程和计算数据进行可靠的复核,确保放样过程精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数据计算准确无误,将相关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本工程施工测量共配置3个测量小组,同时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有效开展,计划配置如下数量与规格的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配置情况表
1)测量流程
施工测量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原则.先确定“平面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尺寸的定位、放样和检核.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测量主要阶段流程图
在施工过程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和增设,增设点沿着基坑两侧呈S型布置.控制点增设复测完成后需进行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测,保证平面控制点的精度要求.
2)测量方法
(1)开工前必须完成原始地面横断面图测量及核对工作,并将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完成审批后作为原始计量依据.
(2)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图纸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环境.及时完成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各放线数据经检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放线.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3)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送至有校验资质的专业鉴定单位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测量仪器设备鉴定证书随仪器进入项目部存档,其复印件上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3)测量控制要点
(1)控制网建设控制要点
① 与业主完成交桩工作后,由项目部测量部在首级控制点基础上进行工程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联测及增设工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原则,控制点应在地质条件稳定、无施工干扰,且易于寻找和到达处埋设,条件较好处可增设多余条件,提高主控制网图形强度.联测相邻标段控制点,保证标段内和标段间控制网连接严密性及控制网点误差分布均匀性.
② 在首级控制点基础上进行同级或次级布设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等级采用一级导线,高程控制网等级采用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