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体实施方案 第一节对本项目的理解、前景分析和设计依据 1.1对本项目的理解 1项目名称:城中传文旅中心项目 2项目业主:中传文旅(河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项目地块位于石家庄市城区东南部,南临城区主 干道世纪大道,西临次干道四明街,北邻次干道平安路(规划中),西邻 另一规划道路.
项目文化设施用地31320.65m”(约合46.98亩).
4建设内容:本项目包括一座文化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58700平方 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9700平方米.
图1.1-1总体效果图 5气候条件:城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市东侧.
境域在
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洪积冲积山前倾斜平原.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以1/1500~1/2000的坡降逐渐倾斜,形成典型的山前倾斜平原 地貌.
境域中部为滤沱河第二冲积扇之脊,地势较南北两面略为低洼:北
部为磁河冲积扇及磁河、滤沱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5~55米,向东 南缓降:南部边缘为滤沱河、槐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0~39米,向 东南缓倾.
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处平原,地势、地
点.
全境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凉爽,冬季 寒冷雨雪稀少.
春秋两季短,冬夏两季长.
年平均气温12.8℃,年极端高 温43.2℃(1961年6月12日),年极端低温一23.4℃(1985年12月8 日).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一3.5℃;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4℃.
由于地处太行山东麓,受其造成的“瑟风”影响,6月份易出现干热 风.
年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份,其中7~8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 全年的57%,为主汛期.
6建设性质:新建,文化综合体.
7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周期24个月,其中勘察周期20天,设计周 期45天.
1.2前景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世纪大道和四明街交叉口.
世纪大道直通石 家庄东南二环,四明街是城区主干道.
500米范围内规划有轻轨站点, 交通极为便利.
2莫城地标意义重大:基地位于城中心城区经济文化横轴(世纪 大道)与政治文化轴(四明南街)的交汇处,意义重大,是城区政 治文化经济的核心区.
3经济预期良好:周边多为住宅区,服务人群众多.
1.3设计依据 1依据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各项设计资料.
2各设计专业的现行国家设计规范、行业及地方设计标准、各类专
业图集等.
3各设计专业直接相互协同配合的设计资料等.
4发包方所在地的各类人文、地质、气候、周边环境、经济类型、 科研条件、交通运输、建筑市场常规用材等相关资料.
第二节方案设计规划布局、方案设计与技术路线及方案设计表达 2.1规划布局 1项目定位一一CEM综合体 着力打造集文化、经济、生活多元化为一体的CEM综合体 2总体布局一一城曹氏刺绣:平安中国结 总体布局的灵感来自于城曹氏刺绣一一城平安中国结,通过环形 形态织联整个建筑群体,形成高效通达的交通核.
3总体布局一一城民俗敌事:“珠落玉盘” 以城国家级文化遗产耿村文化故事为蓝本,在规划上提取“珠落玉 盘”的意向元素,将四块大小各异的方形裙房以“玉盘”的形式分别坐落
场地东北、东南、西南侧的裙房之上 4总体布局一一传统文化“一池三山” 以传统文化“一池三山”为蓝本,三座塔楼在规划上以杭州西湖、拙 政园碧池、留园洗云沼为意向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
2.2方案设计 1建筑形式一一“宫灯”“宫酒” 高层建筑采用圆角、饱满的建筑形体、波光粼粼的竖向纹理和线条艺 术地解构和转译了城宫灯这一最富盛名的文化元素形象.
横向直线和曲 线线条隐喻宫灯、宫酒、宫面等形态流线的文化美学本质.
以城省市级 “三宫文化”为蓝本,分别在西、南、东部入口体现城的“三宫文 化”,在南侧世纪大道主入口做宫灯状的雕塑和北侧入口形成对景,形成
“宫灯文化街”的形式,在西侧四明南街入口用西南侧裙房顶部镜面水引 入而下形成“宫酒”文化的主题,于东侧规划道路入口连廊立面上烙印 “宫面”竖向线条的元素,形成垂直向下的立面线脚.
2建筑形式一一“过去”到“未来” 在裙房屋顶上,豌蜓的屋顶由北向南分别采用了灰瓦、木材、玻璃来 过渡,这种处理手法在这个新的几何形体上,营造出一种由过去到未来的 时间积累效果:西南侧裙房之上采用镜面水加喷泉,并沿建筑立面向下流 淌,在世纪大道上形成绝美的画面.
坚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城文化场 景用夜景灯光秀展示,建筑本体风格趋向现代化.
陶砖灰瓦,木檐水墙,这些熟悉的元素,构成了对于建筑的基本解 读,而豌蜓的曲线,大尺度的玻璃幕墙,则构成了面对时代的新功能.
中
近,给人们带来对于未来的美好希望.
2.3技术路线及方案设计表达 2.3.1效果图展示
图2.3-1西北向鸟瞰图(沿四明街鸟瞰)
图2.3-2南向鸟瞰图(沿世纪大道鸟瞰)
图2.3-3西南向半鸟瞰图(沿世纪大道半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