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中建新疆建工-高新区第二十二小学、第六初级中学及第三学校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169.6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2025-05-0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一、勘察方案及技术措施
1.1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拟建工程为高新区第二十二小学、第六初级中学及第三学校.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均属重点设防类(乙类);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18),拟建建筑属丙类建筑.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综合判定,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皂河北岸一级阶,地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我院在该场地附近的工程经验.该场地地层概况如下: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土,冲积黄土状土、中砂、粉质粘土,上更新统中砂、粉质粘土等组成.
1.3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
勘察目的和任务:
根据甲方提出的总平面图,结合现行规范,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
1.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建筑适宜性;
2.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均匀性及软硬地层的分布情况;
3.查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
4.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水化学类型及水位变幅和规律;
5.查明场地地下水水质和水位以上土质对建筑材料腐蚀性;
6.查明场地黄土的湿陷类型和拟建建筑物地基湿陷等级;
7.查明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和地基土液化问题;
8.评价场地地震效应;
9.判明不良地质现象的位置及其对拟建工程的影响;提供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措施建议和岩土参数;
10.对地基进行评价,推荐经济技术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11.提供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基坑开挖方案等施工注意事项建议.
勘察的主要技术依据:
1.“总平面图”及“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1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J94-2008);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
10.《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及其他相关规程.
1.4勘察总体安排
本次勘察分为4个步骤完成.即:准备工作阶段、现场勘探阶段、报告编写阶段、成果交付阶段.
准备工作阶段:
选择有经验、有资格、有承担项目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项目负责人,并进行现场踏勘,确保工程项目计划顺利实施.
1、收集有关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领会顾客(或设计单位)提供的文件资料和有关特殊要求,编写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勘查纲要),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及院主管副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使参加该项目的技术人员都明确质量计划目标、工作方法、重点关键过程等.
2、确保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设备、仪器、资金等.
现场勘探阶段:
公司确保人员、仪器设备、资金等到位,投入设备仪器完好率达100%,运转状态良好.
1、项目施工人员按勘察纲要进行工程项目勘探点的测量放点工作后,按设备到位、正常施工、中间检查、验收等工序进行控制.
2、对现场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如:工程钻探、水土试样采集、灌注等,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和院作业文件规定进行.并且项目负责人要随时不断地进行现场检查,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工序应进行批评、改正,对关键过程不合格的应立即停工,并责令其返工.
3、钻孔施工完毕后,应逐孔拍摄岩芯彩色照片,每孔应拍摄1张岩芯照片,照片上的标记(勘察名称、孔号、终孔深度等)应清晰.
4、现场结束后,工程负责人及时检查所采取水土样数量,标识是否准确,同时对每个勘探点进行统一地下水水位测量并记录,完成现场各种检查验收资料的交接手续,并负责填写好水土试样委托书.确保样品完好准确交于试验室.并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土工试验.
报告编写阶段:
在现场勘察、室内试验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首先将资料分类、汇总,认真分析研究,严格仔细地按院《工程勘察报告编制规程》进行编写报告.
成果交付:
报告编写完成后,及时交公司负责人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院《工程勘察纲要/设计、报告审查工作若干规定》进行认真仔细地审核,检查工作量、结论是否满足规范及合同要求,并在审核中对报告中的主要数据、基础方案、结论建议等部分认真仔细地审查,做到准确无误后,交院主管副总工程师审定,批准后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1.5施工组织
1.院管理体系及人员组织
对于本工程,我院将会组织精干班子,选派多年从事工程勘察工作,具有丰富勘察经验、管理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人员.其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如下:
院长:刘咸斌(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周晓燕(高级工程师)
工程审定人:周晓燕(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
工程审核人:狄建强(主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程琳(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
测量负责人:胡宏利(工程师)
钻探负责人:李西宁(机长),钻工20人.
土工试验:黄立新(工程师);
组员:赵晓龙(高级工程师)等12人
2.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本场地及拟建项目实际情况,拟配备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见下表.
勘察工作主要人员配置
3.勘察设备组织
本项目任务重,工期紧,对勘察机械设备性能、数量、可靠性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这些情况,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本次勘察设备组织情况如下:
拟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仪器设备表
1.6工程进度计划
提交报告时间:详勘按单项工程开工后15天内提交中间性成果文件,30天内提交正式勘察成果资料,若因甲方原因、场地不能移交或不可抗力原因而造成进度影响则工期及提交成果文件时间顺延.
1.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为保证工程质量,本次勘察严格按照我院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本次工程勘察的管理.
②在开工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参与该项目的人员到现场踏勘、学习勘察纲要,进行技术交底,保证参与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明确勘察技术要求.
③选择适合工程场地特点的钻探设备进行施工;使用的水土测试设备、测量设备、原位测试设备均经过计量鉴定合格,并在鉴定有效期内.
④测量放线按照规范要求和我院《作业指导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