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类(沙漠光伏):中建八局-中绿电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350 万千瓦光伏项目-200万千瓦光伏工程总承包(Ⅰ标段)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105.65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第一册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 业绩
第二部分 方案及措施
第一章 总体概述
1.1 招标简介
表1.1-1 招标简介
1.2 工程总体概况
本光伏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辖区内,项目中心点位于乌鲁木齐市北方向约102km,位于五家渠北侧约65km,位于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区域,场区东侧约11km为阜康公路,道路交通条件较差.本项目分两部分:220kV汇集站区、光伏阵列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00万千瓦光伏场区与项目配套的3座220千伏升压站、生产综合楼、道路工程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本标段项目2023年12月底项目并网发电.
图1.2-1 本项目局部建造效果
1.3 工程设计概况
1.3.1 光伏阵列区
光伏阵列区含电池组件方阵、箱变、电缆沟等内容.本工程拟设置3940104块光伏组件,6672台组串式逆变器(300kW),606台箱变(华变)(S18-3300/35)和1台箱变(华变)(S18-1800/35),共计607个光伏方阵.
1、光伏组件
本项目拟采用的650Wp单晶硅双面电池组件(P型),每个组串单元由28块2384mm×1303mm×33mm电池组件组成,横向14列,竖向2行,每个结构单元尺寸为长×宽=18.502m×4.788m.
2、组件支架
电池组件固定式支架结合电池组件排列方式布置,支架倾斜角度为33°,采用纵向檩条,横向支撑布置方案,支架由立柱、横梁、斜撑(或拉梁)及拉条等组成.组件离地最低点1.5m,离地最高点4.109m.组件支架拟采用双面镀铝镁锌,平均最小镀层重量不小于275g/m2(双面).连接件等辅材采用热浸镀锌,平均镀锌层膜厚不小于65μm.光伏支架设计使用年限采用25年.
3、组件基础
组件基础拟采用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 300 C 70,C80,预应力钢筋,地上1.7m,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掺入矿物掺和料、钢筋阻锈剂,桩基础表面涂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厚度≥500μm(以试桩结果为准).
4、直流电缆
本工程采用650Wp单晶硅光伏组件,每个光伏发电系统子阵内的每28块电池组件串联在一起形成1组光伏组串,22个组串接入1台300kW组串式逆变器,选用1500V的H1Z2Z2K-1×4/6mm2光伏专用电缆.
5、逆变器至箱变低压侧交流电力电缆
组串式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连接采用1.8/3kV电力电缆连接,经计算,每台逆变器采用ZC-YJLHY23-1.8/3kV-3×185mm2的低压电缆与变压器连接.
6、集电线路电力电缆
光伏场内集电线路采用部分电缆地埋部分架空线路的方式,其中电缆部分采用35kV铝合金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根据输送容量大小,选用电缆型号为ZC-YJLHY23-26/35kV-3×95mm2,ZC-YJLHY23-26/35kV-3×150mm2,ZC-YJLHY23-26/35kV-3×240mm2,ZC-YJLHY23-26/35kV-3×300mm2,ZC-YJLHY23-26/35kV-3×400mm2,双根ZC-YJLHY23-26/35kV-3×240mm2.
1.3.2 220kV汇集站区
本部分内容包括的3座220千伏升压站、生产综合楼、箱变等设备及其他配套设施属于暂估价内容,待后续进行设计施工.
1.4 地质情况
1.4.1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评价
1.4.1.1 区域地层岩性
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准噶尔盆地内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内部,区域内新生界为较软弱或松散砂土系,主要分布平原地区.
第四系Q4广布于天山、准噶尔西部界山山间沟谷、山前地带、河流两岸及准噶尔盆地的各种冰川洪积、冲积、风积等堆积物.第四纪早期主要由冰水堆积物组成,岩性为漂砾、卵砾石及亚砂土等;中期以后即以冲积洪积物为主,其岩性为卵砾石、砂砾石、砂及粘土等.根据自治区地质局以往地质工作,勘探揭露深度内第四系地层有:
1、下更新统—西域组为一套冰水~湖相沉积.在八连钻孔(井深300米)揭露,该层顶面埋深为205米,岩柱主要为青灰色的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中细砂灰砾石互层,总厚度超过100米.
2、中更新统—乌苏群,为一套冰水~湖相沉积,顶面埋深170~190米,岩性主要为灰色粘土、亚粘土灰薄层粉细砂,厚为20~30米.
3、上更新统—新疆群,为一套湖相沉积,顶面深度10~20米,岩性主要为青灰、黄灰和深灰色的粘土、亚粘土、亚砂土.
4、全新统,包括:全新统冲积层,地层沉积特点主要为水流所携带的细粒物质,其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局部为细粉砂、砂砾石组成,厚为10~20米;全新统风积层,为风积细砂粒组成的沙丘,呈灰黄色、土黄色,松散;全新统湖积~沼泽层,主要分布在老柳沟一带和水库下游各水流迂回弯曲断续的低洼处,有机质含量较高,颜色多呈深灰、黑灰色,岩性有含土量不同的泥炭、淤泥质粉质粘土及亚粘土,老柳沟两侧为土黄色、土灰色的亚砂土、粉砂.
1.4.1.2 区域地质构造
光伏电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近场区属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的西南缘,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南部构造活动强烈.近场区地震构造带主要有:独山子—安集海断裂(F4)、霍尔果斯断裂(F6)、清水河子断裂(F10),属北天山推覆构造前部滑脱楔上第二排与第三排新生代断裂—褶皱带,全新世以来有过多次显著活动,具备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具备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性.
独山子—安集海断裂(F4):该断裂位于独山子—安集海背斜山前地带,走向近东西向,长55公里,由断层面南倾40°~60°的主逆断裂及北倾反冲逆断裂组成,断裂在平面上由东向西分为三段,即:独山子段、哈拉安德段、安集海段.距离场区最近的为哈拉安德段、安集海段.
1.4.1.3 区域地震
根据该区的构造运动的特点,断裂构造、历史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建设区域附近虽然构造较为发育,但建设区域附近不存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场址广泛分布松散堆积物,地表无断裂存在的迹象及证据.场址区满足规程要求的安全距离,场址区处于相对稳定地段,本工程建设不受断裂的影响,场地适宜工程建设.
1.4.1.4 区域地震效应评价
项目区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内,地层主要以粉砂为主,综合判定建设场地地基土类型划分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Ⅲ场地条件下,本工程场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为8°),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建设场地出露饱和砂土,经判定为非液化场地,不考虑地震液化.
1.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4.2.1 地形、地貌
本光伏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辖区内,项目中心点位于乌鲁木齐市北方向约102km,位于五家渠北侧约65km,位于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区域.场址地貌属荒漠砂垄地貌,场址位置地貌类型独特,场址南部为波状沙丘地貌,场地内地势较起伏,场地开阔、呈沙漠荒漠景观,耐旱植被少量发育.
1.4.2.2 地层岩性
据参考资料显示,站址地层主要以第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