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的实施办法2017年.docx

2017,docx,失信,实施办法,惩戒,法律法规
文档页数:2
文档大小:17.57KB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规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实施办法2017年)

(2017年5月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办(2017)49号)公布)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6)1001号,以下简称《备忘录》),对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实施有效惩戒,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存在下列失信行为之一的,纳入联合惩戒对象:

(一)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1年内累计发生3起及以上造成人员死亡的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未按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擅自开展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

(三)发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职业病危害严重超标,不及时整改,仍组织从业人员冒险作业的:

(四)采取隐蔽、欺骗或阻碍等方式逃避、对抗安全监管监察的:

(五)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仍然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

(六)报、谎报、迟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七)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治炼等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八)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存在超层越界开采、以探代采行为的:

(九)发生事故后,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伪造有关证据资料,妨碍、对抗事故调查,或主要负责人逃逸的:

(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或证明,违规转让或出借资质的.

第三条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1年内累计发生2起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性质恶劣、危害性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典型较大生产安

第四条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落实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建立联合惩戒信息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信息的采集、审核、报送和异议处理等相关工作,经主要负责人审签后,于每月10日前将本地区上月拟纳入联合惩戒对象和“黑名单”管理的信总及开展联合惩戒情况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第五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对各地区报送的信息进行分类,会同有关业务司局审核后,报请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审议通过后,通过全国信用信总共享平台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各有关部门通报,并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和《中国安全生产报》向社会公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和有关司局也可通过事故接报系统,以及安全生产巡查、督查、检查等渠道获取有关信息,经严格会审后,报请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审议通过后,直接纳入联合惩戒对象和“黑名单”管理.

对管理期限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六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的期限为1年,自公布之日起计算.有关法律法规

地县级(含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提出移出申请,经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核验 第七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期满,被惩戒对象须在期满前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会同有关司局严格审核,报总局领导审定后予以移出,同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向社会公布.

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按照《备忘录》和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各项惩戒措施.

第九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立联合惩戒的跟踪、监测、统计、评估、问责和公开机制,把各地区开展联合惩戒工作情况纳入对各地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严格落实责任,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或迟报的,要严肃问责. 第十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对象信息汇总表(略)

2.关于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