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docx

2003,docx,安全,建设工程,管理条例,法律法规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25.37KB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规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

(2003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 第四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国家鼓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

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第九条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

(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第三章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

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

第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

第十五条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第十六条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出租单位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检测合格证明.

禁止出租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

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七条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

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自检,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第十八条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架设设施,应当出具安全合格证明文件,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九条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

第四章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活动,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 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 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总承包单位应当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

第二十五条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

第二十七条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第二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 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或者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峻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

第三十条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 第三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

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第三十三条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第三十四条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第三十五条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施工起重机械,在验收前应当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三十六条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三十七条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

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三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峻工验收合格止.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 第四十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产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将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有关资料的主要内容抄送同级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第四十二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对没有安全施工措施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时,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或者暂时停止施工.

第四十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四十五条国家对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对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及安全事故隐患的检举、控告和.

第六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四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四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 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教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