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12 年.docx

2012,docx,火灾事故,规定,调查,法律法规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22.45KB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规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12年)

(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8号发布,2012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21号《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

第四条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

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非法干预火灾事故调查.

第二章管辖

第五条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尚未设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

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公安机关火灾事故调查部门维护火灾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铁路、港航、民航公安机关和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消防监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

第六条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一次火灾死亡十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二)一次火灾死亡一人以上的,重伤十人以上的,受灾三十户以上的,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一次火灾死亡三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火灾事故,直辖市的区、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他火灾事故.

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七条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的火灾事故调查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主管公安机关指定.

第八条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

的火灾.

第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债部门,公安机关刑债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一)有人员死亡的火灾:

(二)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文物保护单位、邮政和通信、交通枢纽等部门和单位发生的社会影响大的火灾:

(三)具有放火嫌疑的火灾.

第十一条军事设施发生火灾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调查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部消防局调派火灾事故调查专家协助.

第三章简易程序

第十二条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可以适用简易调查程序:

(一)没有人员伤亡的:

(二)直接财产损失轻微的:

(三)当事人对火灾事故事实没有异议的:

(四)没有放火嫌疑的.

前款第二项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十三条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可以由一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表明执法身份,说明调查依据:

(二)调查走访当事人、证人,了解火灾发生过程、火灾烧损的主要物品及建筑物受损等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三)查看火灾现场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

(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当场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当事人签字或者捺指印后交付当事人.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四章一般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四条除依照本规定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进行调查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第十五条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专家组的专家协助调查火灾的,应当出具专家意见.

第十六条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保障现场调查人员的安全,并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

进入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十七条封闭火灾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第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火灾事故认定:情况复杂、疑难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

限.第二节现场调查

部位和生产工艺人员,火灾肇事嫌疑人和被侵害人等知情人员进行询问.对火灾肇事嫌疑人 第十九条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根据调查需要,对发现、扑数火灾人员,熟悉起火场所、可以依法传唤.必要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到火灾现场进行指认.

询问应当制作笔录,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和被询间人签名或者捺指印,被询间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条勘验火灾现场应当遵循火灾现场勘验规则,采取现场照相或者录像、录音,制作现场勘验笔录和绘制现场图等方法记录现场情况.

对有人员死亡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对户体表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对尸体在火灾现场的位置进行调查.

现场勘验笔录应当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现场勘验笔录上注明.现场图应当由制图人、审核人签字.

第二十一条现场提取痕迹、物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量取痕迹、物品的位置、尺寸,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

(二)填写火灾痕迹、物品提取清单,由提取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清单上注明: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 注明.

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根据调查需要,经负责火灾事故调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现场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字.现场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

(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

(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果:

(六)其他与现场实验有关的事项.

第三节检验、鉴定第二十三条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专门性技术鉴定的,公安

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 管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有人员死亡的火灾,为了确定死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本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进行户体检验.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应当出具尸体检验鉴定文书,确定死亡原因.

第二十五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法医进行伤情鉴定:

(一)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重伤的:

(二)火灾受伤人员要求作鉴定的:

(三)当事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鉴定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对受损单位和个人提供的由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审查下列事项:

(一)鉴证机构、鉴证人是否具有资质、资格:

(二)鉴证机构、鉴证人是否盖章签名:

(三)鉴定意见依据是否充分:

(四)鉴定是否存在其他影响鉴定意见正确性的情形.

对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采

信.第四节火灾损失统计

第二十七条受损单位和个人应当于火灾扑灭之日起七日内向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如实申报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并附有效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

第五节火灾事故认定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的认定.

第三十条对起火原因已经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起火原因,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权利.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 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消防技术调查,形成消防技术调查报告,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 第三十三条对较大以上的火灾事故或者特殊的火灾事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开展大以上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起火场所概况:

(二)起火经过和火灾扑救情况:

(三)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情况:

(四)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分析:

(五)防范措施.

火灾事故等级的确定标准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录火灾事故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和检验、鉴定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 第三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查阅、复制、摘起七日内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移交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处理的依法不予提供,并说明理由.

第六节复核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对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被申请人的名称,复核请求,申请复核的主要事实、理由和证据,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申请复核的日期.

第三十六条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非火灾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的:

(二)超过复核申请期限的:

(四)适用简易调查程序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核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其他当事人,同时通知原认定机构.

第三十七条原认定机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复核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火灾事故调查案卷.

第三十八条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被破坏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复核申请人撤回复核申请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三十九条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时限送达申请人、其他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对需要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者火灾现场复核勘验的,经复核机构负责人批准,复核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认定正确的,复核

机构应当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或者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认定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