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2007-2001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pdf

2001,2007,pdf,四等,窗户,测绘
文档页数:24
文档大小:984.9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测绘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 T2007-2001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the third and

fourth order traverse

国家测绘局 发布

前 言

籍测量的有关要求编写.其技术内容属国内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三、四等导线测量精度与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中相应等级的测量精度要求相同,部分技术要求也参照该标准执行.

本标准2001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 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肖学年、姬恒炼.

目 录

前言

范围1)2 引用标准 (1)总则3 (1)技术设计与选点 (3)45 造标和埋石 (3)6 仪器检验 (4)水平角测量 (6)78 距离测量 (7)9 高程测量 (9)10 导线测量成果的验算、检查和验收 (11)附录A(标准的附录)电磁波测距边长的修正和改算 (13)附录B(提示的附录)全站仪外观和键盘功能的检验 (15)附录C(提示的附录)全站仪工作电压显示的正确性检验 (16)附录D(提录的附录)全站仪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17)附录E(提示的附录)全站仪测距轴与视准轴的重合性的检验 (18)(19)附录G(提示的附录)全站仪存贮卡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CH/T 2007-2001

Specifications for the third andfourth order travers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布测国家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原则、方法和精度要求.适用于国家三、四等导线测量.工程测量、城市测量和地籍测量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前,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12898--1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6818-1997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JJC703-1990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CH8001-1991光电测距仪检定规范CH/T2002一1992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CH1002-19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T1004-199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3总则

3.1一般规定

3.1.1三、四等导线测量是一、二等大地网进一步加密的一种常用方法,多用于地形复杂、通视困难及不易布设三角网的地区.

表1三、四等导线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和方位角中误差

等级 三等 黄团1/70 000 1/40 000边长相对中误差±2.5" ±4.5"方位角中误差

3.1.3三、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三、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边长范围 附合导线长度 测角中误差 测边相对 导线全长相对 方位角闭合差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km 11级 km 中误差 闭合差 DJ1 DJ23~10 K100 ±1.5 1/150 000 1/60 000 ±3√n 6 12四 1~5 ±2.5 1/100 000 1/40 000 ±5√n 69

-导线转折角数

3.1.4三、四等导线点均须以国家水准网为基础,用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其高程.导线点的高程均以其中心标石的上标志为准.

3.1.5三、四等导线测量使用的仪器

3.1.5.1三、四等导线测量须使用精度不低于DJ2型光学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和不低于Ⅱ级测距仪,以及相应等级的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以下简称全站仪)进行.全站仪精度等级的确定参照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1.5.2用于三、四等导线测量的仪器及附属设备、气象观测仪器(表)均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测量工作.

3.1.6三、四等导线测量的记簿

3.1.6.1三、四等导线测量应优先采用电子记录方式.其技术要求应符合“CH/T2002”的要求.

3.1.6.2当全站仪使用存贮卡记录时,须经转换,使其存储、输出和输入格式以及测站信息等其他必要的信息格式符合“CH/T2002”的规定要求.存贮卡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1.6.3采用手簿记录时,须一律使用铅笔现场记录在测量手簿上,严禁凭记忆补记.字迹应整齐、清晰,手簿中各项记事项应填写齐全.手簿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擦改或转抄,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和文字,应认真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正确的数字和文字,并注明原因.角度读数中,分以下数据;距离读数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不得有相关数字连环划改.对作废的记录,亦应用单线划去,并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记录于何处.重测记录应加注“重测”二字.

3.1.7三、四等导线测量观测时间

三、四等导线测量观测时间,宜在日出后1小时左右至日落前1小时左右,且通视及大气条件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夏季中午大气湍流剧烈使目标不稳定时,应停止观测.

3.2三、四等导线的布设

在高等级大地网内布设几条附合导线时,应尽可能布设成网.

3.2.2三、四等导线宜逐级布设,如有特殊要求,可在高等级大地网内直接布设四等导线,且宜布设成带有结点的导线网.

3.2.3附合导线宜布设成等边直伸状,导线边的倾角不宜过大.导线边不宜超过10条,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3.2.4导线边长选择可视使用的测距和测角仪器的性能和所需导线点的密度而定.当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较长的边长.

3.2.5当三、四等导线做为测区的首级控制时,须布设成网形.

3.2.6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导线边数不应超过7条.

3.2.7当导线的平均边长较短,附合导线边数超过10条时,应提高测角精度.

3.3采用基准

3.3.1国家三、四等导线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其平面坐标采用高斯一-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统,各等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