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8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增加了产品分类; 一删去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增加了液体聚葡萄糖的感官要求及检测方法,副除了气味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一增加了液体聚葡萄糖的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修改了理化指标中”灰分”指标,改为”总灰分”;增加了铅的检验方法; 增加了砷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修改了附录A中聚葡萄糖含量的检验方法,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谐法;修改了附录A中pH的检验方法,细化了试验要求:增加了附录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葡萄糖、山梨糖醇、柠檬酸或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加热聚合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以及在此基础上经中和、脱色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
2产品分类
2.1按工艺分为聚葡萄糖和中和、脱色后的聚葡萄糖.
2.2按形态分为固体产品和液体产品.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因体 液体色泽 白色至微黄色 微黄色至黄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状态 颗粒状或粉末 黏状透明液体 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盘或无色透明玻璃容器中,在自然光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项 日 聚葡萄糖 中和、脱色后的 检验方法国体 因体 聚葡萄 液体聚葡萄糖(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液体 90 0 附录A中A.3干燥失重v/% 4 0 4 0 GB 5009 3直接干燥法干物质(网形物)v/% 67 5 67 5 GB/T 23528 2 中 7.4
表2理化指标(续)
指标中和、脱色后的 检验方法项 日 聚葡萄 聚葡萄糖因体 液体 固体 液体pH 2 5~7 0 5 0~6 0 3 5~6 5 附录A中A.4总灰分w/% 0 3 2.0 GB 5009 41.6-脱水-D-葡萄糖(以干基、无灰分品计)v/%≤ 葡萄糖和山梨糖醇(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4 0 附录A中A.55-羟甲基糖醛(以干基、无灰分品计)∞/% 0 1 6 0 0 05 附录A中A.5 附录A 中 A.6GB 5009.75 或错(Pb)/(mg/kg af mg/L) 0 5 GB 5009 12GB 5009 76 或劈(As)/(mg/kg 或 mg/IL) 1 0 GB 5009 11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签别试验
A.2.1试剂和材料
A.2.1.1浓硫酸.A.2.1.2丙酮.A.2.1.3苯酚溶液:50g/L.A.2.1.4柠檬酸铜碱性试液:称取173g柠檬酸钠(C H;NaO;2HO)和117g碳酸钠(NaCOHO),在加热下溶于约700mL水中,必要时用滤纸过滤.在另一容器中,称取17.3g硫酸铜(CuSO5HO),溶 于约100mL水中,然后将此溶液在稳定搅择下缓慢地加人上述溶液,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A.2.2分析步骤
A.2.2.1取1滴100g/L试样液,加人4滴苯酚溶液,迅速加人15滴浓硫酸,应产生深黄至橘黄颜色. A.2.2.2取1mL100g/L试样液,在强烈搅拌下加人1mL丙酮,溶液应透明.在该透明溶液中,加人2mL丙酮,强烈搅拌溶液立即呈乳白色浑浊.A.2.2.3取1mL20g/L试样液加人4mL柠檬酸铜碱性试液,加热至剧烈沸腾2min~4min移去热源,让其沉淀、澄清,其上层清液应呈蓝色或蓝绿色.
A.3聚葡萄糖的测定
A.3.1高效液相色谱法
A.3.1.1试剂和材料
A.3.1.1.11 6-脱水-D-葡萄糖标准品(CAS号:498-07-7):纯度≥98.0%. A.3.1.1.2葡萄糖(a-D-葡萄糖)标准品:纯度≥98.0%.A.3.1.1.3山梨糖醇标准品:纯度≥98.0%A.3.1.1.4硫酸.
A.3.1.2仅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示差折光检测器.
A.3.1.3参考色谱条件
A.3.1.3.1色谱柱:磺酸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柱(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分离原理为尺寸排阻离子交换;分离模式为:排阻极限>1000,理论塔板数n≥17000).柱长300mm,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