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
ICS 67.260 分类号:X99备案号:53769-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633-2016代替QB/T2633-2004
Beverage machinery -Hot-filling production li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QB/T2633-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引用标准GB5226.1-2008、JJF1070-2005; 满口灌装合格率由应不小于98%提高到不应小于99.5%(见5.2.3,2004年版的5.2.3.1);液损率由应不大于0.8%提高到不应大于0.6%(见5.2.4,2004年版的5.2.4);瓶损率统一提高到不应大于0.6%(见5.2.5,2004年版的5.2.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酒饮料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1/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南京轻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张家港市饮料机械有限公司、广州机械设计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查正旺、郑长发、林令员、章培红、王云春、宋建华、陈泽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QB/T 2633-2004.
饮料机械热灌装生产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热灌装生产线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生产线组成、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防盗瓶盖封口的螺纹瓶口聚酯(PET)瓶灌装的不含气饮料热灌装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7876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QB/T186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 QB/T2503-2000不含气饮料冲瓶灌装拧盖机QB/T2632-2004饮料机械热灌装拧盖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饮料热灌装生产线beverage hot-filling production line
由若干相关设备组成专门用于饮料在灌装时温度在85C~92C的热灌装生产线.
3. 2采用提高吹塑模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等措施,以提高PET结品度而制成的耐热型PET瓶. 热定型PET瓶heat-set PETbottle[QB/T 2632-2004 定义3.1.2]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5生产线组成
5.1生产线应由下列基本机器组成:
a)冲瓶机:b)饮料热灌装拧盖机:c)瓶盖杀菌机(多数为翻倒式):d冷瓶机: e)输瓶系统;f)喷字码机:g)原位清洗(CIP)系统.
5.2生产线也可增加选配下列机器:
a)理瓶机: b)风送系统:c) 收缩膜套标机:d) 装箱机;e) 输箱系统:g)高位罐: 吹瓶机:h)其他辅助系统
5.3单机公称生产能力与生产线公称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百分比如下:
6要求
6.1工作条件
6.1.1 瓶也可进行热灌装,不应使用回收瓶. 聚酯热饮料瓶应使用PET瓶,并符合QB/T1868的规定.未经长期贮存且未受测的热定型PET
6.1.2塑料防盗盖应符合GB/T17876的规定和QB/T2503-2000附录A的规定.
6.1.3物料灌装温度 85℃~92℃.
6.1.4水、电、气 蒸汽等工艺条件及参数,应符合组成生产线的各单机的要求.
6.1.6生产环境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6.2生产线使用性能指标
6.2.1生产线效率不应小于85%按5.1配置).
6.2.2冲净率应达到100%
6.2.3满口灌装合格率和额定容量灌装合格率均不应小于99.5%,且酒装合格品单瓶实际含量不应小于标注净含量的98.5% 平均实际含量不应小于标注净含量.
6.2.4液损率不应大于0.6%.
6.2.5瓶损率不应大于0.6%.
6.3.1生产线的保护联接电路连续性检验、绝缘电阻试验、耐压试验、残余电压的防护和功能试验应符合GB5226.1-2008第18章的规定.
6.3.2蒸汽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应有安全装置,蒸汽系统应保温.
7试验方法
7.1生产线效率
生产线正常生产运行后,在成品出口处取连续2h成品数量(瓶),按公式(1)计算生产线效率:
=-式中: F(2-T)7 生产线效率 %;M 测试时间内的成品数最,单位为瓶:F 非因机器本身故障而造成的一切停机时间总和,单位为小时(h). 生产线公称生产能力,单位为瓶每小时(瓶/h):T
(1)
7.2冲净率
在生产线正常运转时,把20只经3%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样品瓶送入产品的冲瓶装置,冲瓶装置的运转速度不应小于公称生产能力的85%.在冲瓶装置出目处取出冲洗后的样品瓶,逐瓶用pH试纸法检验瓶内表面残留水,其酸碱度与冲洗 (pH:6.5~7.0)为台格.
7.3瓶损率
产品正常运转时,在公称生产能力下测试2h.统计输入生产线的总瓶数和各工序检出的破损瓶总数,按公式(2计算瓶损率:
K K
式中:
7.4满口灌装合格率、额定容量灌装合格率和液损率测
满口灌装合 格率、额定容量灌装合格率和液损率的测定按QB/T 2632-2004规定的方法进行.
7.5电气安全性能
生产线的保护联接电路连续性检验、绝缘电阻试验、耐医试验、残余电压的防护和功能试验按GB5226.1-2008第18章的规定进行检验.
8检验规则
8.1出厂检验与全线检验
8.1.1生产线各单机的出厂检 应按照其产品标准规定进行.
8.1.2生产线的检验在用户厂进行 验.检验的全部项目合格即为生产线合格,若有不合格项,可修整后复检,复检后仍不合格,则判定该 在满足6.1工作条件下, 安6.2.1~6.3.2的规定逐条生产线进行检生产线不合格
8.2型式检验
8.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9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