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标准
T/UWA 009.1-2023代替T/UWA 009.1-2022
三维声技术规范第1部分:编码、分发与呈现
3D Audio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Part 1: Coding Distribution and
Presentation
世界超高清频产业联盟 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目录
前 言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 -35约定..5.1概述. 5.2算术运算符5.3逻辑运算符5.4关系运算符5.5位运算符,5.6赋值 5.7助记符.5.8数学函数5.9位流语法规则6三维声编解码及渲染框架, 87通用全码率音频解码,7.1通则.7.2位流解复用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7.3区间解码、逆量化和神经网络逆变换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14 817.4频谱逆分组处理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227.5双声道立体声比特分配和上混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237.6多声道比特分配和上混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7.7HOA比特分配和上混.. 7.8解码后处理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30 347.9频带扩展解码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357.10逆时域噪声整形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427.11逆频域噪声整形语法语义及解码过程 7.12逆MDCT解码过程.. 45 437.13HOA空间解码. 468无损音频解码, 519元数据解码. 519.1元数据位流语法语义 519.2静态元数据解码语法语义 52
T/UBA 009.12023
9.4基本静态元数据解码语法语义, 9.3动态元数据解码语法语义, 539.5基本静态元数据节目层解码语法语义, 54 539.6基本静态元数据内容层解码语法语义 569.7基本静态元数据对象层解码语法语义, 579.9基本静态元数据封装层解码语法语义, 9.8基本静态元数据对话字段解码语法语义, 69 609.10基本静态元数据通道层解码语法语义. 629.11基本静态元数据对象互动字段解码语法语义 639.12基本静态元数据扬声器位置解码语法语义, 9.13基本静态元数据响度字段解码语法语义, .659.14基本静态元数据节目参考屏幕字段解码语法语义, 67 659.15动态元数据Leve11解码语法语义 679.16动态元数据Leve12解码语法语义 699.17扩展静态元数据Level1解码. 9.18扩展静态元数据声学环境元数据解码. 71 719.19扩展静态元数据同种材质墙面元数据解码 729.20扩展静态元数据统一几何材质表面组成的三角形顶点解码 749.21扩展静态元数据渲染信息解码. 9.22扩展静态元数据后期效果处理解码. 749.23扩展静态元数据均衡效果解码. 76 759.24解码过程...附录A(规范性)三维声编码位流语法语义 80A.1语法.. 08'A.2语义附录B(规范性) 音频码表...附录C(资料性) 三维声谊染.C.1元数据限定 C.2扬声器渲染.. ..263C.3双耳渲染.. ..271附录D(资料性)通用全码率音频编码D.1编码框架. .280D.2编码预处理 285D.3下...... 291D.5HOA空间编码. D.4神经网络变换、量化和区间编码 .302 295D.6编码神经网络参数表. 303附录E(资料性)本文件编解码元数据与ITU-RBS.2076-2中元数据的对应关系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是T/UWA009《三维声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T/UWA009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一第1部分:编码分发与呈现:
一一第2部分:应用指南:
一一第3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代替T/UWA009.1-2022《三维声音技术规范第1部分:编码分发与皇现》,与T/UWA009.1-202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适用范围增加广播电视(见第1章):
b)删除比特率、采样频率、神经网络定义,修改编码音频位流为编码位流,增加双声道立体声、环绕声、三维声、元数据、扬声器渲染、双耳泣染定义(见第3章):
c)增加低复杂度配置(见7.3):
d)增加静音帧比特分配(见7.6):
e)增加无损音频解码(见第8章):
f)增加增加元数据限定、扬声器渲染、双耳注染定义(见附录C):
g)增加通用音赖全码率编码(见附录D):
h)增加本文件编解码元数据与ITU-RBS.2076-2中元数据的对应关系(见附录E).
本文件由世界超高清视巅产业联盟和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总研究院、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赛因芯微(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全景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博华超高清创新中心、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崃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中图集团中途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结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广播电视
T/UMA 009.1-2023
总台、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流金罗月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尔终端实验室、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雷欧尼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齐锋、李婧欣、王喆、高原、窦维蓓、王晶、黄传增、吴健、柳德荣、吴强、王宾、曲天书、朱博成、耿一丹、陈勇、王雪辉、龙仕强、李琳、徐嵩、邢刚、韩建、邹志铭、张伟民、高文、黄铁军、江建亮、郭佩佩、王荣芳、李法、邢怀飞、查丽、于磊、高伟标、秦宇、陈维、程剑、王琦、王鹏、林琳、张宏伟、陈纯丹、熊昭民、赖凡、王子谦、吴晓东、傅斌星、李运涡、周芸、李小雨、宁金辉、张建东、潘兴德、许舒敏、胡颖、徐异凌、股惠清、曾泽君、邹旭杰、赵兴龙、邹华彬、李勤、王海盈、郑天、单华琦、韦胜钰、关朝洋、鹿楠楠、焦健波、庞超、江加宏、王宇、罗少锋、苏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