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系统组成篇
1汽车空调概述....1.1汽车空调的功能..1.2汽车空调自动调节功能.1.4全面的显示功能, 1.5故障检测和安全功能2汽车空调的特点和分类及布置.....3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和润滑油3.1制冷....... 3.1.1制冷剂的种类和编号.3.1.2制冷剂的性质. 3.1.3对制冷剂的要求. 63.2润滑油..... 3.1.4制冷剂的选用 73.2.1润滑油的作用.3.2.2润滑油的特性. 3.2.3润滑油的使用, 10 104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4.1制冷系统. 124.2履风系统: 4.3通风系统: 12 124.4空气净化系统: 4.5控制系统: 125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12 135.1制冷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2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3 136制冷系统的控制与调节...... .226.1电磁......... 6.2蒸发器温度控制器(温控器) 22 226.3力开关............... 6.4旁通电磁阀: 23 246.5汽车空调系统压力控制 ............ 247.1控制装置 7汽车空调系统的车速控制. 25 257.2论息速维电器 7.3意域提升装置. 25 257.4制装置:8汽车空调基本控制电路 8.1电源控制电路: 26 268.2鼓风机控制电路: 8.3电磁离合器控制电路: 26 268.4发动机转速控制电路:
8.5温度控制电路: .279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其他控制.....10暖风系统... 2811通风系统.... 2912空气净化系统..... 29 2913.1单元的组成.... 2913.2汽车的半自动空调系统 13.3车外温度传感. 30 3013.4汽车全自动空调系统 13.5鼓风机电路...... 31 3113.6车内空气循环状态电路 3213.7速提高电路..... 13.8冷凝器风扇电动机电路 3214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3314.1电气控制系统故障.. 14.2机械部分故障 33 3314.3制冷剂和冷冻润滑有引起故障 14.4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314.5利用短路实验方法判断系统控制电路的工作状况, 3615总....... 循环系统篇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372概念分析设计阶段.. 403部件(系统)设计阶段 414.1CFD技术简介......... 4CFD技术在汽车空调上的应用. 464.2CFD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46 474.3CFD在汽车空调上的应用 4.4CFD分析与分析整改结合的案例分析.... 49 475CFD分析流程、任务提交及相关技术要求、评审整改......5.1CFD分析流程: 5.2CFD分析任务提交及相关技术要求... 55 576整车环模测试认可阶段......8重大历史问题排查流程及实例... 7空调系统测试, 619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匹配., 62 879.1引言.. ...... 879.2车用空调压缩机的性能匹配 9.2.1车用空调压瘤机选配的依据 ......88 889.2.3压缩机与发动机的传动比及压缩机转的确定.... 9.2.2车用空调压缩机的性能及其测试工况 88 689.2.4压缩机与冷凝器、蒸发器的性能匹配.. .89
9.3冷凝器总成的性能及其与系统其它组成部件的匹配9.3.1冷凝器总成的性能及其与压缩机的匹配.... 689.4蒸发器总成的性能及其与系统其它组成的匹配 9.3.2冷凝器与冷凝器风机、冷凝器风道的匹配 .90 ..909.4.1蒸发晋总成的性能及其与压端机、冷凝器总成的匹配 9.4.2蒸发器总成与蒸发蒸风机、风道的匹配 90 919.6制冷剂液体分配器供液性能与蒸发器的匹配 9.5热力影胀阀与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组成系统的匹配 919.7制冷剂管路与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匹配 .92 919.7.2排气管路的设计与市置.... 9.7.1吸气管路的匹配与布置....... 92 959.7.3液体管路的设计与布置.... 控制系统篇 951控制系统简述.......... 62目前公司的空调控制系统现状.... 973空调控制系统...4电动空调控制系统 1015自动空调控制系统, 6测试规范部分... 104115
第一部分汽车空调系统组成篇
1汽车空调概述
1.1汽车空调的功能
完善的汽车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风度和通风等进行自动调节,并使车内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给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保证在各种外界气候和条件下使乘客都处于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中,并能够防止车窗玻璃结霜, 使驾驶员保持清晰的视野,为安全驾驶提供基本保证.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2汽车空调自动调节功能
包括车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回风和送风模式自动控制以及运转方式和换气量控制等控制功能.电控单元将根据驾驶员或乘客通过空调显示控制面板上的按钮进行的设定,使空调系统自动运行,井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及时地进行调整,使车内的空气环境保持最佳状态.电控单元还可以根据气候变化通过选择送风口,改变车内的温度分布.
1.3经济运行控制功能
当车外温度与设定的车内温度较为接近时,电控单元可以缩短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甚至在不启动压缩机的情况下,就能使车内温度保持设定状态,达到节能目的.
1.4全面的显示功能
通过安置在汽车仅表盘上的空调显示控制面板,可以随时显示当时的设置温度、车内温度、车外温度、送风速度、回风和送风口状态以及空调系统运行方式等信息,使驾驶员能够及 时全面地了解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1.5故障检测和安全功能
出现故障时,使系统传入相应的故障安全状态,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电控单元通过自诊断系统可以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对故障情况进行判断,当系统中
2汽车空调的特点和分类及布置
汽车上使用的空调器性能要求有以下几点:(1)应能尽快地从炎热天气下的停车状志达到车内舒适的温度(急速降温). (2)在寒冷的天气里,发动机启动后,应能尽快使车内暖和起来(急速升温).
(3)在平常行驶状志中,不受气象状态和行走状态的左右,能保持稳定的舒适温度.
(4)车内的空气流动应自然、莆静.
(5)对发动机和燃油消耗以及动力性能的影响应尽可能的小.
手动汽车空调的风机转速、出风温度及送风模式等功能是由驾驶员操作和调节.微机控制的电子控制(ECU),ECU则按预先编制的程序对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伺服电机等控制元件, 自动空调利用传感器随时检测车内温度及车外环境温度的变化,并把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空调不断地对风机转速、出风温度、送风温度、送风模式及压缩机工作状况等进行调节,从而使车内温度、空气温度及流动状态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水平上,微机控制自动空调还具备自我诊断功能,以利于对电控元件及线路故障的检修.
汽车空调的分类:
(1)按驱动方式分类:独立式空调、非独立式空调.
(2)按送风方式分类:直吹式空调、风道式空调.
(3)按功能分类:冷暖分开型、冷暖合一型、全功能型.
(4)按结构型分类:整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分散式空调.
(5)按区域分:分单区域、多区域空调系统
轿车由于其自身空间限制,常常采用直联方式驱动压缩机.压缩机由发动机带动,为了道时会自动分离.其空调装置配置的冷凝器大部分帮装在主发动机之前,因此散热效果会受到影 免影响主发动机意速稳定性和汽车加速性能,其压缩机均采用电磁高合器,这样遇到紧急情况响,散热器内的水容易沸腾.配置时应考虑二者之间的距离,且冷凝器护风围的问隙要小,以防止风量的损失.目前,以采用了在冷凝器前增设了风扇的方式,这样除增加风量外,还是冷凝器的冷却不受汽车行驶速度的影响,它的驱动电源是蓄电池.
蒸发器总成(HVAC总成)般安装在驾驶室,这样就设法降低蒸发器和鼓风机出口的阻力,以减少风量损失并降低噪声.空调管道通常采用高压气液通用软管和低压气液通用软管,除考虑到防震外,便于安装布置.
3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和润滑油
3.1制冷剂
机所做压缩功的作用,它在系统的各个部件问循环流动,从而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遇,完成制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叫制冷剂(文称制冷工质),由于受到制冷压缩冷机向高温热源放热和从低温热源吸热的过程,实现制冷的目的.制冷剂是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1834年美国人怕金斯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采用的制冷刑是乙硅机.1876年使用二氧化硫(5Q)为制冷剂.氯甲烷(cH3C1)在1878年开始使用.到20世纪30年于1991年发明,随后R11、R114、N13阳2等陆续出现.这些热力性能优良、无毒、不燃,能适应不同温度区域的工作流体显著地改善了制冷机的性能,大大促进了制冷与空调工业的发
(CH30CH3).1866年二氧化碳(cq)被用作制冷剂.1872年波文耳发明以氢(NH3)为制冷剂的压缩代,一系列的卤代经,美国杜邦公司称其为氯利昂(FMm)的制冷剂相继问世.氯利昂12(即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