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6053-2025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获取技术规程.pdf

2025,6053,DB13T,pdf,技术规程,河北省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856.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河北省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DB13

河 東北省地方标 電准

DB13/T6053-2025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获取技术规程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第二测绘院.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获取技术规程

1范围

像控点测绘、成果归档等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获取的基本要求、作业流程、技术准备、倾斜航空摄影、

本文件适用于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获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适用于本文件.

GB/T14950-2009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GB/T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测与验收GB/T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27920.1-2011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GB/T39610-2020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CH/T1029.2-2013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第2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CH/T1050-2021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CH/T3004-2021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T3006-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CH/T3025-2023倾斜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4950-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事前像片控制点pre-eventphoto controlpoint

航空摄影测量中,航摄前布设的像片控制点.

事后像片控制点post-event photo controlpoint

航空摄影测量中,航摄后布设的像片控制点.

3.3

影像倾角tiltangleofimage

航空摄影时,航空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角,或地面摄影时摄影机主光轴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

3. 4

影像旋角swingangleyaw

在影像平面内,所选定的影像坐标轴绕主光轴旋转的角度.

航线弯曲度stripdeformation

一条摄影航线内各幅影像主点至首末两幅影像主点连线的最大偏离度.

相对漏洞relativegap航空摄影时,像片或影像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小于规定阅值的部分.

3.7 绝对漏洞absolute gap

DB 13/T 6053-2025

航空摄影时,摄区范围内缺失影像的部分.

4基本要求

4.1空间参考系和时间参考系

4.1.1平面坐标系

坐标系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严密的转换关系. 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方式为高斯-克吕格投影,3°标准分带.当采用地方

4.1.2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

4.1.3时间基准

时间基准采用公元纪年和北京时间.

4.2数据格式

主要数据成果的种类和格式见表1.

表1数据格式

数据种类 数据格式序号 1 像片控制点成果 *.x1sx 和* jpg2 3 倾斜摄影影像 POS数据 *.txt 或* x1sx * 1if 或* jpg4 GNSS测量成果 # txt

5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主要包括技术准备、倾斜航空摄影、像控点测绘、成果归档等环节.作业流程见图1.

图1倾斜航空摄影作业流程

6技术准备

6.1测区踏勤

对航摄测区及周边进行踏勘,需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

a)测区地形地貌信息:b)测区内高大建(构)筑物及高压线塔的数量、高度、位置等相关信息: c)测区周边交通及机场等信息:d)测区内有无禁飞区域.

6.2资料收集

作业前宜收集相关资料,如:b)测区的地形地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气象资料: a)测区范围、航摄要求:c)河北省卫星定位基准站网成果等基础性资料:d)地形图、遥感卫星影像、规划设计图、电力图等资料.

6.3技术设计

相关规定执行. 作业前应进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编写要求及内容按照CH/T1004-2005中5.3.3技术设计书的

6.4空域申请

作业前应遵循相关空域管理规定,获得有关空域管理部门的飞行批复文件.

7倾斜航空摄影

7.1航摄设计

7.1.1航摄范围的确定

航摄范围应大于测区范围,摄区的航向覆盖应超出测区范围4~5条基线,旁向覆盖应超出测区范围4~5条航向.或按照GB/T39610-2020附录A的公式(A.2)和公式(A.3)进行计算,确保航摄 影像有效覆盖测区范围.

7.1.2航摄设备选择

7.1.2.1飞行平台选择

飞行平台选择宜遵循以下原则:

a)应具备出厂合格证:b)大面积作业时宜选用有人机,小面积作业时宜选用无人机: c)中心城区、大片建筑区域宜选用多旋翼无人机:建筑稀少区域宜选择固定翼或复合翼无人机.

7.1.2.2航摄相机选择

航摄相机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b)各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和相机畸变参数可精确测定: a)航摄相机在检校期内:c)带有曝光信号装置,能稳定输出和记录曝光脉冲:d)各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刚性稳定,各相机曝光时间差不大于120ms.

7.1.3航摄分区划分

的相应规定执行,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航摄分区划分参照GB/T27919-2011中5.2.1航摄分区、GB/T39610-2020中6.2.2航摄分区划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