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代替NY/T1301-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 技术规程小麦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variety trial and informatization ofcrops-Wheat(Triticum aestivu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目次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3.1试验品种3.3品种试验 3.2对照品种3.4区域试验3.5生产试验3.6品种生态型 3.7品质类型4试验设置4.1生态区组4.2试验点4.4供试种子质量、数量及处理. 4.3试验年限4.5品种标识5田间试验设计5.2小区排列 5.1小区面积5.3小区形状与方位5.4保护区设置5.5走道与作业区设置6播种和田间管理 6.1插种前准备6.2插种方法6.3播期.6.5田间管理 6.4种植密度7收获和计产8试验数据采集与上报要求8.2图像采集 8.1数据采集8.3异常报备8.4田间种植图9试验报废 9.1试验点报废9.2试验品种报废10抗病性鉴定11抗寒性鉴定
12冬春性鉴定-13节水性鉴定.14抗早性鉴定 15抗穗发芽鉴定16DNA指纹检测17转基因检测19试验报告 18品质检测附录A(规范性)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附录B(规范性)目 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报告 12附录C(规范性)国家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年度报告 SI附录D(规范性)小麦性状数据信息系统采集描述规范 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a)更改了标准名称,修订后更改为《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小麦》;b)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T 2859-2015 NY/T 2644-2014 NY/T 1739-2009;更改了对照品种的定义(见3.2);-增加了品种试验、品种生态型、品质类型术语和定义(见3.3、3.6、3.7);更改了试验点数量(见4.2.2.2007年版的4.2.2); 更改试验组别为生态区组(见4.1 2007年版的4.1);-更改了试验年限要求(见4.3,2007年版的4.4.6);-更改了区组参试品种数量要求(见4.4.2007年版4.4.4);-更改了试验数据采集要求(见8.2007年版的第7章): 一更改了试验小区面积、小区走道、间距、保护区设置的要求(见第5章,2007年版的5);一增加了图像采集、异常报备、田间种植图上报的要求(见8.2、8.3、8.4);更改了试验报废申请条件(见9,见2007年版的第9章);增加了抗寒性鉴定的要求(见第11章); -增加了冬春性鉴定的要求(见第12章):增加了节水鉴定的要求(见第13章);增加了抗早性鉴定的要求(见第14章):一增加了抗穗发芽鉴定的要求(见第15章):增加了转基因成份检测的要求(见第17章): 一增加了DNA指纹检测的要求(见第16章);更改了试验报告的要求(见第19章,2007年版的第11章);更改了普通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见附录A.2007年版的附录A):-增加了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总结报告(格式)(见附录B); 删除了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格式)(见2007年版的附录B);一增加了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年度总结报告(格式)(见附录C);一增加了小麦性状数据信息系统采集捕述规范(见附录D).
本文件代替NY/T1301-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小麦》,与NY/T1301-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c)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新引用了GB/T5498-2013、GB/T21127-2007、GB/T19495.52018 GB/T 17320-2013 NY/T 2953-2016 NY/T 2954-2016 NY/T 1443. 1-62007 NY/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辉、胡卫国、汪尊杰、王晓锋.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玉玺、张笑晴、周继泽、于春花、赵虹、王西成、伍玲、许乃银、杨子光、李华、李长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标准的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7年首次发布为NY/T1301-200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NY/T 130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