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023-2025代替DB 14/T 1023-2014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指南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一般规定..5基础管理.6区域场所.8作业活动.. 7机械设备 1113附录A(资料性)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88附录B(资料性)公路工程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 86附录C(资料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基础清单 6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DB14/T1023-2014《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指南》,与DB14/T1023-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更新并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4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伤害的定义(见3.1):一修订了辨识原则(见4.1,2014版4.) 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风险评估专坝施工方案)(见第3章,2014版的第3章):修订了辨识程序(见4.5,2014版4.2):一修订了辨识时间见4.2,2014版4.3):一修订了辨识内容<见4.4,2014版4.4): 增加了辨识范围(见4.3):修订了危险源管理内容(见4.6,2014版4.5):一修订了公路王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单元(见第5章至第8章,2014版第5章至第10章):一增加了基础管理危险源辨识(见第5章): 可一增加了区域场所危险源辨识(见第6章): 增加了机械设备危险源辨识(见第7章):增加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见第8章):修订了通用作业危险源辨识(见第5章,2014版第5章)增加了测量作业危险源辨识(见8.1.1):增加了混凝土防护工程危险源辨识(见8.2.7): 增加了电气焊作业危险源辨识(见8.1.6):一增加了绿化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见8.8):一增加了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见附录A):增加了公路工程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见附录B):增加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基础清单(见附录C). 一修订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危险源、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见第3章,2014版的第3章):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杨卫东、吴非、范晓峰、栗志威、冀晓梅、郝松梅、李国平、李祥平、白万玉、李冬生、郭聪林、胡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林虎、杨志贵、杨海龙、刘瑞斌、冯沅、王玉杉、李晋宏、胡雪瑞、杨嵩桥、耀、崔君毅、马道男、王辉、宁雅慧、张红松、杨小兵、白建宝、赵雷刚、辛江、霍继锋.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原则、辨识内容和危险源管理要求,列出了公路工程施工基础管理、区域场所、机械设备和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清单.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企业职工俊亡事故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20002.4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要求及使用指南JTGF8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JT/T1375.1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第1部分:总体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伤害 [来源:GB/T20002.4-2015 3.1] 3.2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3.1)的来源. [来源:GB/T 45001-2020,3.19,有修改] 3.3 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来源:GB/T13861-2022,3.2,有修改] 3.4 危险源辨识 对危险和有害因素(3.3)进行识别,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 3.5 通用作业 在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机电、绿化等工程施工过程中都涉及的作业活动. 3.6 重大危险源 到GB18218中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的危险源. 会造成人员死亡或多人重伤,或造成严重设备设施损害,或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环境破坏,或达 4一般规定 4.1辨识原则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应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原则. 4.2辨识时间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交工结束,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4.3辨识范围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工程)区域、场所、部位和外部环境,覆盖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流程、设施、设备、工作面和管理体系,覆盖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岗位和人员,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危险物品. 4.4辨识内容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内容应包含GB/T13861规定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4.5辨识程序 4.5.1资料收集 4.5.1.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风险评估报告、设计阶段安全 性评价报告、环评报告、地质勘察报告、水土保持报告、行洪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其他与工程建设安全相关的文件: 4.5.1.2工程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埋藏物、管道、缆线、民防设施、铁路、公路、外电架空线路、饮用水源、养殖区、生态保护区等可能造成事故的环境因素相关资料: 4.5.1.4同类工程事故资料: 4.5.1.3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气候等资料:4.5.1.5其他与危险源辨识对象相关的资料. 4.5.2辨识单元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