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378-88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video-audlo andpulse equlpment of broadcasting televislon studio system
1引言
1.1范围
1.1.1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演播系统中下述交直流供电的室内(车内)使用的设备:
8.视频处理设备(包括节目制作、播控设备);b.脉冲、定时设备:c.图象信号源设备:d.音额播控设备:e.以上设备组合使用的设备: .以上设备正常工作必须的辅助装置、附件、备件.
1.1.2本标准不适用下述设备:a.安全绝缘结构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而无保护接地措施的设备;b.独立制定安全要求的设备,如监视器、摄象机、录象机、传声器、扬声器、音频功率放大器等.
1.2目的
b.高温、着火及其他危害.
1.2.2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和制造要求,有些地方还规定了试验方法,其目的在于:
当对设备进行常规调节和操作试验,以及寻找故障和检修设备时,保证专业人员的安全.
b.当设备正常工作,以及在其间可能出现的由3.2条定义的故障条件下工作时,保证包括专业人员及其指导下的操作人员的安全.
1.2.3本标准在适当处规定了某些试验,用以检验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以及在3.2条定义的故障 条件下工作时,是否符合本标准的安全要求.为了检验设备的设计是否符合本标准的安全要求,应在有代表性的设备上进行这些试验.
1.2.4本标准除适用于定型检验外,也适用于交收检验、设备部件更改后的检验,以及为保证设备在整个寿命期的安全,在适当的时间间隔所进行的检验.
2术语
2.1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
2.1.1专业人员
凡受过专业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识别出其所操作和使用的设备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具有
一定应急本领,如人工呼吸等的人员.
2.1.2操作人员
了解的人员. 受过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有关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技术训练,对不按规程操作可能发生的危险有足够
2.2部件和附件
2.2.1端子装置
是用来连接外部导体或其他设备的一个部件,端子装置可以有若干个端子接点.
是指为了安全以外的原因需与接地元件相连接的子.
2.2.4遥控装置
指远距离控制设备的装置.
2.2.5插入单元设备的可替换部分,它用插头或插座与主机连接,用来提供特定的功能.
2.3电量
2.3.1额定值
是指由制造厂设备设计时规定的量值.
2.3.2电网电源
指不是仅向一台设备或1.1.1条中所指的数台设备组成的系统供电的功率电源.
是指制造厂在设计中为设备规定的电源电压.
2.3.4安全特低电压
在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之间交流有效值不超过50V的电压,在电路中,用安全隔高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换器将其与电网电源隔开.
注:①直流还在骄究中.
②在定义中,假定变压器或变换器均在额定供电电压下工作,在满载或空载的情况下,都不应超过此电压极限值.
2.4结构
2.4.1间障
指导电件间在空间测得的最短距离,
2.4.2爬电距离
指导电件间沿绝缘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
2.4.3手动指不用工具、硬币或其他任何物体的一种操作.
2.5检验
2.5.1定型检验
是指在几台有代表性的样机上所进行的一整套全面试验,以确定制造厂能否造出符合本标准的设备.
2.5.2交收检验
是对同一交收批中的设备进行的试验.
2.6安全
2.6.1可触及部分
用标准指形试验杆能触及的或指形试验杆间的间除小于规定值的部分(见5.1条).
非导电部分的可触及区域,可以认为是覆盖在非导电部分上面的导电层(见5.1条).
2.6.2带电部分
接触它时会引起明显电击的部分(见5.2条).
2.6.3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部分
则认为该部分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 当设备不接地时,如果设备的一部分与电网电源中的任一极相连,通过的电流等于或大于9A时,
9A电流是按6A熔断器的最小熔断电流选定的.
在确定部件直接与电网电源相连接的试验中,设备的熔断丝不应短路,因此如果一个部件通过一个
2.6.4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部分
设备不接地时,设备一部分通过一个2k的电阻与供电电源任一端连接,若电阻上有一个大于0.7mA(峰值)的电流,则认为该部分与电网电源作导电连接.
2.6.5基本绝缘
是指对带电部分的防电击提供基本防护而加的绝缘.
2.6.6附加绝缘
除了基本绝缘外所附加的一种独立绝缘,以便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2.6.7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二者组成的绝缘.
2.6.8加强绝缘
:是在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方面得到改善的一种基本绝缘,它具有双重绝缘同级程度的抗电击能力.
3正常工作条件和故障条件
条件范围,设备在3.1条给出的正常工作条件下,以及3.2条列出的初始故障条件加上时,应满足本标 本章给出了设备可以工作面对包括专业人员及其指导下的操作人员无危险的正常工作条件和故障准的安全要求.
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
试验应在如下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气压:86~106kPa.
3.1正常工作条件
正常工作条件是指由下列条件进行最不利的组合面得到的试验条件.
d.保护接地端子或接点,应与地可靠连接,其他接地端子除设计成手动接线的接地端子可不与地牢固接死之外,均应可靠接地.
.如果有门、盖板或其他防护物体的话,应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除非是设计成靠手动打开或卸掉的,才可打开或卸掉.
f.设备工作于设计所规定的任何位置.
.设备能在技术条件规定的任何输入信号条件下工作.
1.由电机驱动的设备,工作于设计所规定的任何负载条件下.
3.2故障条件
工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设备,当出现下列a~j条初始放障之一,并随之引起伴生故障,即为在故障条件下,模拟初始散障应按合适次序分别加上,
a.如果爬电距离小于附录A(补充件)给出的值(除非其绝缘符合5.6条的要求),爬电距离短路. b.如果间隙小于附录A(补充件)给出的值,间醇短路.c.通过检查设备和分析电路图,认为有潜在危险的任何元器件失效,除非已知该元器件经与其在设备中使用条件相适应的试验验证符合安全要求..旋转或直线运动装置的活动部件,因机械故障而卡住. d.信号输入、输出端失配超过规定值,包括开路和短路.r.冷却装置失效.g.设备同时连接到设计允许选用的各类电源,结构上能防止同时连接不同电源的设备除外.h.电源变压器次级绕组短路(直接接到任何次级绕组的限流阻抗仍然保持工作)..电源设备的输出端短路. .三相电源缺相.
4元器件、结构、标记
本章的目的是保证在设计和制造设备时,就要确保设备在整个寿命时期内对人员的安全.没有给出试验方法的地方,则按照视查法或适当的功能试验来检验.
4.1元器件
4.1.1一般要求
8.设备中使用的元器件应符合该元器件的技术要求.c.在故障条件下超过额定值工作的元器件,若已知其已经过相当的试验验证符合安全要求,可不 b.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元器件的负荷不允许题过其额定值,在故障条件下,应尽可能不超过.受试元器件的数量由制造方和使用方协商确定.
4.1.2接插件
a.接插件的设计选择,必须保证不会在使用中因误接面造成危害,例如:非电源电路用的电路接插件,不能被用作电网电源接插件.而电网电源接插件也不能被用作其他用途,如用于安全特低电压电源或信号电路.
b.接插件的结构,应能防止接入导线的裸芯穿出接插件而造成操芯与其他部件相接触.
c.用于辅助目的(如监测用)的接插件及设备内的连接点,与其他电路间的间醇和爬电距离,至少应是附录A(补充件)给定值的两倍.
d.带电接插件的带电部分应不是可触及部分.
4.1.3开关
8.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网电源和其他电源电路用的断路器及手动开关,应具有良好的通断能力.在故障条件下,断路器也应具有良好的通断能力,
b.开关(包括断路器)应能将设备与电源的的电极同时断开,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c.由电网电源供电的设备必须带有电源开关(特殊情况除外).
4.1.4熔断器
设计选用的熔断器中的熔断元件应封装,同时应有足够的熔断能力,能安全地切断电路,其额定电流值应标在熔断器附近的地方.
熔断器应符合GB88984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中14.5.2条的要求.
4.2结构
4.2.1一般要求
a设备内的结构零部件应尽可能采用非易燃性材料制成,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以确保安全.
b.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故障条件下以及用户维护时,不会发生着火、电击和伤人的危险.
C.的金属零部件,除非金属是抗腐蚀的以外,都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
d.装配时应能防止导电连接到电网电源或与此等同的电路中去的电路部件与可触及导电部件之间的绝缘会因螺钉、导线等的意外松动而短路.
.设计时对承受机械应力的导线连接点的强度,不应依靠焊接,应有适当的夹持装置.
.螺钉的防松要求可采用视查法和GB8898中第17章中规定的有关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来进行检查.
4.2.2提手强度
为确保安全,凡用来支持和携带设备的提手、提手的固定件和固定提手的外壳部分,应能承受得住四倍于设备重量的力,面不遭到损坏.
4.2.3爬电距离和间隙
在有电击危险的电源电路(初级)里,不绝缘部分和下列部分之间的爬电距离和间醇,其要求按附录A(补充件):
电源电路相反极性的不绝缘部分:
可触及的金属部分:
电源电路外,由于击穿会造成电击危险的不绝缘部分.
b.除元器件的内部绝缘之外当在相反极性的不绝缘带电部分之间,或在这种部分和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间隙达不到附录A(补充件)的要求时,要加纤维材料或聚合材料的隔板或套管进行隔离.这 些隔板或套管应符合下列条件:隔板或套管如果有可能受到机械损伤,就应有相应的机械强度:隔板或套管应能可靠地固定:隔板或套管的最小厚度(除使用隔板或套管后尚有间醇,可用0.3mm外)应不小于0.7mm.
c.设备中爬电距离小于附录A(补充件)给出的值的地方,绝缘材料必须是无漏电痕迹的,并且是非易燃的.除陶瓷之外的其他材料,其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应采用CB4207(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 条件下相比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法)中给出的试验方法来确定,如果相比起痕指数等于或大于175,即可以认为该材料是无漏电痕迹的.
绝缘材料的易燃性应采用GB516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中给出的试验加以检验.
规范,则允许有较小的爬电距离. d.在维电器、插头、插座、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器件、微型组件及类似器件上,只要符合各自的技术
4.2.4电池的安装
电池的安装位置应保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消除有害气体和蒸气,并保证电池有电解液泄漏出来时,不会损害到其他部件,也不会伤害人员.
4.3标记
4.3.1一般要求
a有关安全的标记,应在设备的整个寿命期间,保持字迹清晰、易于辨认.用视查法和下列试验检验.
用浸过汽油、酒精或水的布轻轻擦拭标记应不会被擦去.
b.在使用设备时,标记应能容易地被识别,且不会造成误解.
c.标记允许用符号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使用,各种量与单位的文字符号应符合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和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图形符号应符合GB5465.1~5465.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