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排管敷设方式的电缆工井之间的距离应根据管材、电缆规划规格及牵引方式等多种因素确定,一般直线控制在()m左右,超过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牵引损伤电缆,排管管材应采用环保型材料.
2、柱上变压器宜设于低压负荷中心,三相柱上变压器容量不应超过 ()kVA,绕组联结组别宜选用().
3、配电变压器宜接近()供电,缩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
4、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 用()结构,其设备选用应标准化.
5、220V/380V配电网中性点采取()方式.
6、当电容电流小于(),来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7、中压配电设备防雷保护应选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一般应按照()执行.
8、穿越道路、重型车辆通行等区域不应来用()型式.
9、交通运输繁忙或地下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城市主干道、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的电缆通道,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纳入().
二、单选题
1、采用()电源供电时,供电线路宜采取不同路径架设(敷设).
A双路B多路CABD以上都不是
2、正常运行情况下,中性点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
A 15% B 20% C 10% D 30%
3、10kV配电变压器(含配电室、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安装无功自动补 偿装置时,应在低压侧母线上装设,容量可按变压器容量()考虑:
%0~%01%0~%0%0~%0%0~%0
4、新建或改造架空绝缘线路导线的防雷保护应利用环形混凝土电杆的钢筋自然 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A 0.5Q B 4Q C 30Q D 10Q
5、架空线路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方式时,运行电流宜控制在安全电流的 ()以下.
A 65% B 66% C 70% D 80%
6、一般地区线路绝缘子爬电比距应不低于GB50061规定中的()级污移度 的配置要求.
AaBbCc D d
7、变电站馈出至中压开关站的干线电缆截面不宜小于铜芯().
A 240mm B 300mm C 400mm D 185mm
8、双环、双射、单环电缆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不应大于其额定载流量的(),转供时不应过载.
A 50% B 60% C 66% D 70%
9、环网箱、箱式变电站等基础底座应高出地面不小于()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450mm
10、开关站接线宜简化,一般采取两路电缆进线,()电缆出线
A6~10路B6~12路C8~12路D4~8路
11、箱式变电站一般配置单台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一般不超过():
A 400Kva B 630kVA C 800kVA D 1000kVA
12、高层建筑一级负荷应采取()电源供电,
A两路B三路C四路D多路
13、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可根据装机容量进行初步选择:在分布式电源容量合计不超过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和线路允许载流的条件下,()kW及以下可接入220V电压等级:
A 5kW B 6kW C 8kW D 10kW
14、直埋、排管敷设的地下电缆,敷设路径起、终点及转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应设置电缆警示桩或行道警示砖.
A 10m B 20m C 30m D 50m
15、充分利用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当变电站主变压器数量在()及以上时,10kV母线宜采用环形接线:
A一台B两台C三台D四台
16、宜采用()及以上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逐步淘汰高损耗配电变压器.
AS9BS1ICS13DS15
17、排管敷设方式的电缆工井之间直线控制在()m左右,排管管材应采用环保型材料.
A 30 B 40 C 50 D 60
18、变压器容量选择应适度超前于负荷需求,并综合考虑配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年最大负载率不宜低于()%
A 20 B 30 C 40 D 50
19、低压电缆线路一般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潮湿、含有化学腐蚀或易受水浸泡环境下宜选用聚乙烯类材料的内护层,有白蚁的场所应选用金属铠装或防蚁外护层,有鼠害的场所宜选用金属铠装或硬质护层,电缆进入建筑或集 中敷设应选用()及以上阻燃电缆.
AA级BB级CC级DD级
20、充换电设施总负荷为()kW及以下单相设备的供电电压等级应采用 0.22kV.
A 8 B 10 C 20 D 30
三、多选题
1、()类供电区域宜达到具有上一级变电站停一段10kV母线情况下的负荷转移能力.
AABCCBDD
2、B、C、D类供电区域10kV架空线路一般选用()环形混凝土电杆.
A 15m B 12m C 10m D 18m
3、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应采用()供电,
A多电源B双电源C双回路D保安电源
4、配电网应根据(),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和上级电网网架结构,结合本地区电网现状,合理选择目标电网结构.
A供电区域类型B负荷密度及性质C线路路径D负荷重要程度
5、()类供电区域10kV架空线路宜多分段、适度联络.
AABACBDC
6、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应根据配电网电容电流,统筹考虑()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电网发展,避免或减少未来改造工程量.
A负荷特点B设备绝缘水平以及电缆化率C地理环境D线路故障特性
7、配电网各级电压的短路容量应从()等方面进行控制.
A网络结构B运行方式C变压器容量D阻抗选择
8、规划C类供电区域的变电站10kv母线短路电流不应超过()
A 16kA B20kA C 12.5kA D25kA
9、中压架空和电缆线路应深入低压负荷中心,宜采取“”的供电方式配置配电变压器,按照“先布点、后增容”的原则进行中低压电网改造.
A小容量B多布点C短半径D一次改造到位
10、()宜采用中压架空绝缘导线.
A规划A、A、B、C类供电区域B林区C严重化工污移区D系统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地区
四、判断题
1、环网型配电室除了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10kV电缆线路的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
2、380V、220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3、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0A~150A以上,或以电缆网为主时,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4、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原则上A、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0m,B类不宜超过300m,C类不宜超过400m,D类不宜超过500m.(
5、变电站及开关站出线或供电区域负荷密度较高的区域,可采用电缆隧道或沟槽敷设方式:()
6、中压电缆分支箱一般来用1进2配出.()
7、低压架空接户线一般采用耐候交联聚乙烯绝缘线,沿墙敷设时宜选用具有阻燃、耐低温等性能的绝缘线.()
8、在10kV架空线路用户接入产权分界点处,用户侧应配置用户分界开关, 具有用户内部接地故障跳闸功能和相间短路故障隔离功能.()
9、B、C类供电区域,架空线路宜采用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电缆线路宜采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对于重要用户所在线路,宜选取线路关键分段开关及联络开关实施“三遥”功能:对于非重要用户所在线路,可采用安装远传型故障指示 器:对于开关站应实现“三遥”功能.()
10、220V充电设施,宜接入低压电缆分支箱或低压配电箱:380V充电设备,宜接入低压线路或变压器的低压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