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潜力待发,道阻且长
部门:投资研究部
03 不同储能方式对比
04 储能市场发展特点
05 储能市场典型玩家分析
01/ 发展储能的本质
双碳背景下能源发展核心问题
能源可控化使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关键要素
新旧电力系统转型升级下,能源的可控化和可储化成为发展的核心.传统发电主要依靠燃煤(小部分有燃气等).现阶段由于全球气候危机和环境危机影响,双碳和能源转型正火热发展中,以风光发电为主流的新型发电方式开始逐渐替代传统发电.然而传统发电主要为人工填料燃煤,可根据数据分析、节假日及不同季节负荷的特征、天气预报等对未来几日用电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同步匹配用电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滚动调节运行.但同样发电厂仅可实现发电不能储电,仍需要调节电力供应以匹配需求端的电力变化,维持电力的供需平衡.相较传统模式,新型电力系统虽有环保、能源储量大等优点,但由于来源主要为太阳能、 风能等自然能源,受地理位置、天气环境等影响,有资源波动不稳定等天然缺陷,较难24小时控制以实现供需平衡.
传统发电与新型发电对比示意图
传统发电/配电模式
新型发电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给制.
能源发展问题
风光的不可控&不稳定性衍生弃电增加成本
风电和光电的出力时间以及载量无法与用电时间及负荷形成匹配,风光电的不可控以及短周期波动不稳定性不仅会产生弃电弃光,同时也会对电网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从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从网络系统技术出发的“虚拟电厂”从
需求侧
供给侧
风光发电与用电负荷对比图
风电:风速达到 定速度才可进行发电一般半夜风速大发电量大,而正 午发电量最小.
光电:光照时间和发电量,一般早晚 太阳能辐射量决定发电量小,正午发电量大.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冲击的增加,新能源稳定并网需要配备调峰、调频 装置,有效运营需要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持.
利用储能进行削峰填谷,可在低需求时段 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将多发的电力储存起来,并在高峰时段再释放到以达到平滑波动幅度的目的.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