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237-2025代替GB/T8237-2005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Liquid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for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分类和标记5要求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触变指数试验方法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浇铸体”定义,增加了术语“触变指数"(见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b)更改了树脂分类,将耐燃型树脂改为阻燃型树脂:通用IG型树脂改为GI型:并增加了通用c)增加了标记(见4.2); GH型树脂(见4.1.2005年版的第4章):d)更改了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外观要求(见5.1,2005年版的表2);f)增加了触变型树脂的触变指数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和附录A):h)更改了树脂浇铸体、纤维增强塑料的弯曲性能要求,并增加通用GH型树脂浇铸体及其纤维增 g)增加了树脂浇铸体、纤维增强塑料的拉伸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5.3和6.2.4、6.3.3);强塑料的性能要求(见5.2和5.3,2005年版的表3和表4);i)更改了阻燃型树脂浇铸体的阻燃性能要求,用氧指数表征阻燃性(见5.2,2005年版的表3);j)增加了阻燃型树脂纤维增强塑料的氧指数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和6.3.2); k)更改了浇铸体试样制备方法(见6.2.1.2005年版的6.2.1):1)更改了检验的抽样和检验结果判定的规定(见7.2.1.2、7.2.2.3,2005年版的第7章);m)更改了树脂保质期的规定(见8.6,2005年版的8.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北京玻钢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上玻检测有限公司、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常州华科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凯威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肇庆福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宣维栋、张海雁、张小苹、秦录平、冯思威、钱永嘉、邓金标、徐贵红、蒋红娟、吕爱峰、许华明、孙岩、叶风林、金湘玉、荣雪虹、王倩倩、刘晓彬.
本文件于1987年首次发布,2005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