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台、防雷、应急预案
目录
编制依据2二、 工程概况2三、 预案目的2四、 “三防”管理机构及配备工具31、 项目部成立“三防”领导小组2、 “三防”工具、用具五、 应急预案实施六、 应急响应4七、 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5附:项目部“三防”领导小组通讯录 6
一、编制依据
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全生产管理条例》、《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和《广州市建际,特制本企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同德新社区项目、泽德花园二期A1-A4栋住宅楼工程2、项目地址:广州市白云区西槎路同德围3、建设单位: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4、工程概况:本标段工程由A1-A4栋连体地下室一层,地上二十二层,总建筑面积约64539m²;总建筑高度67.9m,地下-4.0m,首层层高4.2m,二层-二十二层层高:2.9m:基础采用GFG桩复合地基2m厚筏板基础,
三、预案目的
本项目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带,5月至9月是台风汛期季节.该工程工期约180天,将经历台风、雨季及高温天气.台风汛期往往会带来大雨、暴雨、洪水、大风、雷击,从而衍生诸如:颠覆、坍塌(包括脚手架、钢井架、施工升降机、
塔式起重机、临时设备)、基坑塌方、触电、火灾、雷击(包括人员、设施、设备)、物体打击、有毒危险品泄漏等紧急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特制定以下现场应急预案.
四、“三防”管理机构及配备工具
1、项目部成立“三防”应急领导小组
副组长:吴始来黄城周强武组员:吴宏青蔡升光林素周周强武陶克法钟西平办公地点:同德围新社区项目泽德花园二期A1-A4栋住宅楼工程项目部办公电话:020-86283830项目部“三防”指挥流程图
组长:李友昌
2、 “三防”工具、用具
3.1防汛、防台、防雷工具:架管、扣件、木枋、架板、砂石、水泥、安全帽、安全
带、撬棍、干斤顶、麻绳、气割工具、小型金属切割机、电工常用工具、铁锹、沙袋、管钳、抽水机、防雨器具、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联络设施等.
3.2防基坑坍塌工具:挖掘机、钢支撑、自卸汽车、塔吊、焊气割设备.
3.3急救工具、用具:担架、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救护车辆.
五、应急预案实施
1.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班前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观念,提高安全自我防范意识.2.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防汛防台的教育:对救护人员的知识能力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坏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械事故继续扩大教育.做好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3.各施工队要组织一支义务应急小分队,并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演习,检验其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应急反应情况.4.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预案与措施,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物资用品作好预防和应急措施.5.施工现场预备电力供应系统(备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在进行施工抢险等应急情况时遭遇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施工区停电,影响应急措施的实施.6.准备好应急事件发生时的机械设备的调用制度(包括塔吊、挖掘机、气焊设备、抽水机等).7.工地组织义务防台风、防洪抗汛救援队,并定时训练.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能及时的投入救援工作,以减少损失.
六、应急响应
1、灾害预警
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或台风等紧急警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体人备好沙袋、加固临时建筑的窗门及各类机械设备的入库措施.同时小组领导应向
公司领导报告“防台防汛”情况,现场都要听从应急组长的统一调度指挥.
2、灾害防治
一旦发生台风或水汛的苗头,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要求施工人员切断一切电源,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到安全区域若发现人员伤亡应及时组织抢救,并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
3、灾害性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把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责任到人.
2)保证安全生产的计划、落实生产责任,确保防止灾害性天气的多项具体措施.3)定期于每天巡视检查相结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事故隐患和苗头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提出和落实预防以及改进措施.4)落实天气预报上墙公布制度.设有专人负责每天将广州中心气象台的预报内容填写好,遇台风暴雨应用红色警示提字,同时通知应急小组采取相应措施.5)机械设备、电气箱柜做好用电安全检查工作,做好防汛防台的多项设备保护工作.6)架空电缆,过路电缆需认真检查和加固,确保抗风抗暴雨能力,以防危及人身安全和造成财产损失.7)做好宿舍、仓库、办公室的抗灾能力,对存在隐患的住房及时做好修理和预防措施.对存在危害安全苗头的危房需马上加固,必要时做好人员或物资的转移与安置工作.8)对已完工的箱涵接头井盖需采取必要的防范设施,对施工中的箱涵基坑应备足水泵,作好暴雨排水准备.
4、救护和疏散
救护电话:120
根据“教人重于教灾”的原则和公司防灾演练操作规程,首先是拨打救护电话和抢救因灾害被围困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至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