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256-2014/ISO812:2011代替GB/T15256-199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 of low-temperaturebrittleness(multiple test piece method)
(ISO 812:2011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 oflow-temperature brittleness IDT)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256-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本标准与GB/T15256-1994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警示语: --在范围中增加了一种测试程序(见第1章);增加了冲击头在冲击试样时的一种运动方式(见4.1.3);增加了试验装置的要求(见4.2、4.3、4.4、4.5、4.6、4.7);增加了设备的校验(见第5章); 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了一种测试程序(见第8章);对试样数量进行了修改(见8.1.2.1994年版的7.1.1.2);增加了精密度部分(见第9章);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C.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812:2011(硫化橡胶或热整性诊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941-2006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差序(ISO23529:2004,IDT).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标准名称改为《硫化核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揽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国家橡胶及乳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云、朱伟、刀建华、陈保平、朱明、谢君芳、李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256-199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注意:本标准规定的某些步骤可能涉及使用或产生某些废弃物,这可能对局部环境产生危害.相关文件中应规定适当的安全操作和废弃物使用后的处理条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橡胶材料在规定条件下经受冲击时不出现脆性破坏的最低温受或部分试样出现脆性破坏温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使用的最低温度.这种方法获得的数据只有在变形条件和试验规定的条件相似的恼民下,才可用于预见橡胶材料在低温下的特性.
描述了三种程序.程序A:测定脆性温度;程序E:测定50%破坏的腕性匹定:C:在规定温度下冲击试样.
程序C用于橡胶材料的分类及评价橡胶材料符合性.
注:对于橡胶除层织物的类似测试见1SO4645,橡取或塑料涂层织物能温冲击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269-2010橡胶试验设备校准指南(ISO18899:2004.IDT)
paring and conditioning test pieces for physical test methods) ISO 23529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Rubber-Gencralprocedures forpr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脆性温度brittleness temperature
在规定的条件下一组试样不产生低温破坏的最低温度,
3.2 s%%0 在规定的条件下一组试样50%发生低温破坏的温度.
3.3试验速度testing speed
试验装置的冲击头与被夹紧试样之间冲击时的相对线速度.
4装置和材料
4.1试样的夹持器和冲击头
应满足4.1.1~4.1.3的规定要求.
4.1.1试样夹持器应是坚固的,并且应设计成悬臂梁.每个试样应被牢固和稳定地夹持,且不产生变形,试样的夹持器见图1.
说明:
1--试样:3-紧固螺钉: 2-夹持部分;4--试样夹.
图1试样夹持器
4.1.2冲击头沿着垂直于试样上表面的轨道运动,以2.0m/s士0.2m/s的速度冲击试样,冲击后冲击头速度应至少维持在6mm行程范围内,
为了获得在冲击期间和冲击后达到规定的速度范围,应确保有足够的冲击能.每个试样应至少需要3.0]的冲击能.因此需要限定每次冲击试样的数量.
4.1.3该装置的主要尺寸如下[见图2a)和图2b)]:
a)冲击头率径为1.6mm±0.1mmb)在冲击时冲击头和试样夹持器之间的间隙为6.4mm士0.3mm;c)冲击头的冲击点和试样夹持器之间的距离为8mm±0.3mm,
注:试验装置可用于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旋转电机、电磁线圈、重锤、或弹簧驱动的冲击器,电磁线圈驱动型低温冲 击器速度的校准方法在附录A中给出.
4.2传热介质
的规定, 传热介质可采用在试验温度下对试验材料无影响并能保持为流动的液体或气体,见ISO23529中
设备设计时可以使用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用气体和液体作为传热介质可获得相同的温度,
下列的液体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a)温度下降到一60℃,可用在室温下具有5m²/s运动黏度的硅油,其化学性质接近橡胶,不易b)温度下降到-70℃,用乙醇; 燃并且无毒;
c)温度下降到一120℃,用液氮制冷的甲基环已烷(使用合适的装置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单位为毫米
b)转运动
说明:
1--试样;2--冲击头:3 一试样夹持器:5--冲击头上冲击点的运动轨迹, 距离夹持器最近的冲击头上点的运动轨迹:
图2试样夹持器和冲击头
4.3温度测量装置
应在整个使用范围内精度控制在0.5C之内的温度测量装置.温度传感器应放置在试样附近.
4.4温度控制
能够使传热介质的温度维持在士1C范围内.
4.5传热介质容器
无论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测试室,都是通过传热介质加热.
4.6传热介质的授拌
液体的搅拌或气体的风扇、风机都能够确保传热介质的彻底循环.重要的是搅拌器应使液体垂直运动以确保液体具有均匀的温度.
4.7秒表或其他的计时装置
精确到秒,
5校准
试验设备的校准应依据附录B给出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