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火力发电行业碳减排措施探讨
许军
(山西平朔煤研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036800)
摘要: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主动控制碳排放,而火力发电行业CO排放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火力发电行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以及碳减排技术、管 理措施,以期提高火力发电行业的碳减排能力,为即将到来的碳交易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关键词:低碳经济:火力发电:碳减排
中图分类号:X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230(2016)12-0018-04
Discussion on CarbonEmissionReduction Measuresin Thermal PowerGenerationIndustryBasedonLow-CarbonEconomy
XU Jun(Shanxi Pingshuo Gangue fired Generation CO. Ltd. Shuozhou 036800 Sh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developed and the carbon emission is controlled initiatively at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ccunting methods of carbon emission in thermal power present. CO emission in thermal power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carbon emission.generation industry and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erto improve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bility and gain more initiative for the uping carbontrading.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Themal power generation; Carbon emission redction
0引言
家之一,近几十年我国的极端恶劣天气颊繁发生,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承诺因此我国已经将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45%,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2014年在《中美气候右CO排放达到峰值(150亿t)2).高碳排放己 变化联合声明》中,我国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使我国在国际上受到西方国家的奥论压力.同时我国也是受高碳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危害最严重的国
我国“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要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薪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然面现阶段我国排放的CO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石灰、钢铁等工业生产过程,其中85%以上都来自煤炭燃料的燃烧,有统计资料表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不到总排放量的10%,CO控制的
重点应在于控制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CO.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中CO排放最大的部门之一,占碳总排放量的38.76%”,由于发电机组具有较长的服役年限,使得发电行业具有很强的”碳锁定”效应,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力行业的CO排放将被当前的电源结构所"锁定"6-.此外,我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火力发电仍然是CO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为了将国家级的碳减排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不仅要解决火力发电企业层面的碳排放测度方法,更要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碳排放控制以及碳交易的形势下探讨火力发电企业的碳减排措施.
图1国际碳核算体系
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脱硫过程及购人电力产生的CO排放所占比例很小.
1.2碳减排措施探讨
1.2.1发展碳减排技术
目前,CO的减排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增加低碳燃料和无碳燃料的比例以调整能源结构: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碳基燃料的使用量,三是发展安全可靠的CO捕集技术与封存技术(CCS),对于火力发电企业面言,最直接、最有效的碳减排措施为后两种方式.
1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措施
1.1碳排放核算方法
碳排放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CHC协议”将碳排放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指生产活动中直接排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间接碳排放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其他行业产品面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
在火力发电行业采用超临界技术、循环流化床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CCC)以及热电联产技术发电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的排放,提高火力发电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
目前,国际上现有的碳核算标准、指南、规范等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的碳核算体系,即自上而下的碳核算体系和自下面上的碳核算体系.有学者对国际碳排放核算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给出了国家碳排放核算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CCS技术主要可以分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技术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其中,燃烧后脱碳技术主要是在燃烧后的烟气中捕提、分离CO:燃烧前脱碳技术试用于新建电厂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改造,被国际上公认为最清洁高效的燃煤技术,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富氧燃烧技术用氧气和部分循环烟气替代传统空气进行燃烧,适合于现有的常规钢炉改造及新建火力发电机组锅炉,在碳减排上具有独特优势.
我国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国家标准:GB/T32151.1-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部分》,张礼兴(基于该项国标计算了发电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发现火电厂机组释放的温
讲,碳税实际上是一种污染税,它是根据化石燃料目前,国内对于碳排放控制领域的研究,集中燃烧后碳排放量的多少,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分配或使用来征收税费的.因为征税使得污染性燃料的使用成本变高,这会促使公共事业机构、商业组织及个人减少燃料消耗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我国于2009年才开始研究征收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征求意见稿于2015年下发,将电力领域纳人重点监控纳税人的14个行业之一.王康等认为碳税政策将导致火电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其竞争力被削弱,也使其自身布局也将受到冲击,同时提出了若干条应对策略,包括碳排放权的交易.
1.2.2碳减排管理措施
在碳减排有关技术方面,包括能源转换与替代技术、碳捕提与封存技术(CCS)等.但是碳排放控制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管理方面的研究也非常的重要,但这方面研究较少.
顾英伟等分析了众多节能减排文献,建立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毛建雄等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最可行、经济、可靠的燃煤机组CO减排的途径是”上大压小”政策的大力推进.然而现阶段火力发电产能已属过剩,新的”上大压小"项目可能较难获批.
2013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为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我国当前的碳交易试点不仅将当地发电企业的直接排放纳人碳交易的范围,还将电力消费主体从本地或者外地购人电力所产生的间接排放也纳人碳交易的范围”.根据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纳入标准来看,未来只要装机达到燃煤5MW或燃气10易这个点上,火电行业还是大有作为的(. MW就将被纳人碳交易体系,所以在碳排放权交
有学者认为,在管理上,我们需尽快从将节能作为约束性指标的阶段转到以排放(包括CO、S0大气粉尘等,尤其是CO)为约束性指标的新阶段.但还需要解决包括不同层次经济活动的碳排放计量、各个行业碳排放标准的制定、碳排放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否以及与排放有关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等问题“.
姜庆国、穆东等利用碳减排边际成本理论及排成本不少于4.25万亿元(单位GDP减排40%)和4.78万亿元(单位GDP减排45%)[).而减排资金投人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节能减排的重大瓶颈(.袁嘉(认为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节能减排存在法律制度缺乏体系化建设、重行政管制轻法律激励机制、法律监督、执行存在困难,法律责任处罚性弱等问题.减排资金投人不足、法律层面存在问题均不利于火力发电行业碳减排的发展.
MIT的相关研究成果,估计2006-2020年的总减2结束语
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将在2017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工作.碳交易对电力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国内外碳市场发展形势,火力发电企业应采取切实行动和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加强碳减排技术的投人、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加大人力、物力投人为碳排放核算作好基础工作,为参与碳交易争取更多主动权,为碳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市场化措施,如碳税和碳排放权.从经济学角度
然而,为应对碳减排的要求,还可以采取一些[1]赵承,等,温家室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J].节能与环保,2010(01):1-4.
[2]桂俊松,傅明变.建主以碳为中心的减排体系:专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N].中国能源报 2015 4.[3]陈诗一.能源消耗、CO排政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41-55.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3):321-327.[5]魏一鸣,刘兰翠,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Unruh G. 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 - in[J].Energy Policy 2000 28(12) :817 830.[7] Unruh G. C. Escaping Cartbon Lock in[]. EnergyPoliey 2002 30(4) :317 325.[8]姜庆国.电爆供应链碳排放过程及测度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史,2013.[9]陈红教,国际碳核算体系发展及其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111-113.[10]张礼头,发电企业温室气体静放核算方法实例筒[19]Zhang D,Kerplus VJ Casisa C et al. Emissions析[J].应用能源技术 2016 225(9):11-13.[11]顾英佛,争彩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
(1) ;73 76.[12]毛建雄,毛健全,当前我国燃爆文电机组降低排救的途径[J].电力建设,2011 32(11):5-9.[13]丁仲礼对我国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粗略分析[N].科掌时报,2010-04-27.[4]张仁健,王明星,中国排效源现状分析气候与环境[14]姜庆国,穆东,等.到2020年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减排成本测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10.[15]胡芳.资金和技术成为节能减排的瓶强[N].中国医药报,2008-12-04.[16]袁嘉斯.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17]申杨项.我国发电例CO减排建径分析及其优化模型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3.[18]王康,米林,王调娜,等,征妆碳税对火电行业影响及应对策略[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6.32(1):19 - 21.trading in China: Proces and prospects[ J]. EnergyPolicy 2014 75(4) :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