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配网的接线方式及结构优化分析.pdf

中配,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3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智能电网中配网的接线方式及结构优化分析

迟福建',刘聪”,许强”,李桂鑫',王哲”

(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300010;2.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对智能电网中配网的接线方式和特点进行了总结,根据配网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对该地区智能配网的一次网架改造与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践,此智能配同结构优化方式效 果明显,降低核心区城配网的线报,减少了停电范围,形成了以“三遍”为主的配电自动化模式,佳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智能配网:结构优化:接线;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3230(2017)09-0049-03

WiringMethodandStructure OptimizationAnalysis ofDistributionNetworkinSmartGrid

WEI Fu jian’ LIU Cong' XU Qiang² LI Gui xin' WANG Zhe?(1.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ianjin 30oooo China;2. Bejing Zhongheng Berry Digital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30000o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analyzed.Through the practice this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optimization effct is the optim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grid in th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area areobvious reduce the core area distribution line loes reduce the power outage range fomed a “threeremote* bas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model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Wiring; Planning

区的地理环境、配电网接地方式、负荷密度等不同,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也不同,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下面首先介绍了配电网 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配网接线方式,推动的典型接线方式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配网的结构优化措施.

旱150

面对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加上智能电网技术不断发展,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1-.智能电网包括智能输电网STG和智能配电网SDG.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已经成为电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对于降低线损和减少停电有着重要的帮助,由于不同地

1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方式与特点

网接线,电缆双环网接线,电缆双射接线,架空线 10kV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方式有:电缆单环路“手拉手”环网接线,架空线路单电源辐射式接线.

1.1电缆的接线方式

1.1.1电缆单环网

电缆单环网通过末端线路之间的直接连接,实现环网接线,开环运行.其主要特点是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灵活,当环网线路中任一段电缆线路或环网单元故障时,可通过短时间的分段开关切换,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满足“N-1”安全准则,正常运行时,每回馈线的最高负荷应控制在较低,比较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负荷密度 该电缆安全载流量的50%以下,电缆线路负载率低、用电增长速度快的城镇配电网络.

1.1.2电缆双环网

电缆双环网是电缆单环网的组合,利用二回电缆线路,通过同一开闭所的不同母线,形成“手拉手”供电网络,实行双环网接线.其特点是供电可靠性高,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连续供电,特别是需要双电源供电的重要用户,但投资较大,成本较高.此种接线方式主要是用于城市繁华的地段、或医院、军队等需要双电源供电的重要场所.

1.1.3电缆双射接线

如图1所示,该接线方式主要是确保用户在其中一电源下正常供电,当该电源出现故障的时候,立刻启用另一备用电源,确保用户间不会影 响,这种供电方式是可靠性极高的一种接线方式,两个回路均可接人最高的负荷,在要求级别高的用户中多采用此种接线方式,主要用于医院,市政府等地方.

图1电缆双射接线

1.2架空线路的接线方式

1.2.1单电源辐射式接线

单电源辐射线路末端没有其他能够联络的电

万方数据

源,其特点是接线简单清晰、建设投资较小、运行维护方便.但若需要检修或出现故障时,将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供电的可靠性较差,只适合于农村、乡镇和小城市采用.由于辐射网络不存在线路故障后的负荷转移,因此不需要备用容量,线路均可以满负荷运行.

1.2.2“手拉手”环网接线

的直接联络,实行环网接线,开环运行.具有接线 “手拉手”环网接线通过主干线路末端之间简单、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当部分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分段对其进行检修,可以通过联络开关等实现负荷的转移,从面使得供电可靠性提高.但是由于“N-1”的配电安全准则,每条线路的负荷容量只能是最大容量的1/2,从而使得投资较大,对于这种接线方式,主要是用于电力增长速度过快的地区.

2智能配网的一次网架改造与优化

2.1改造原则

根据智能配电网一次网架的基本要求,配电线路应该满足“N-1"的供电原则,在增加增加电源点和接人点时,网架的结构不出现变化,面且配电负荷能够均匀分布,因此,在智能配网一次网架改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优化配网结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对配网结构进行优化,完善线路联络.

(2)优化线路分段位置.对于用户数较多且较长的线路,应该设置自动化分段开关,对线路进行分段处理,确保每段的负荷量均衡.对于分段开关设置不合理、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线路应进行优化,形成多分段、负荷分布均衡的网络.

(3)优化开关设备.对于无法实现“三遥”功能的开关设备应该进行更换或者调整,从而减少检修或故障出现的大面积停电.

(4)优化出线间隔.轻载线路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考虑与相邻线路合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2.2典型线路优化方案

对于平均分段偏少、分段点设置不合理的环

网线路进行合理调整.下面以DZ线和FN线为例,线路改造前的分段情况见表1,线路改造后的

接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

表1

线路改造前分段情况

线路名称 主干线路长度/km 线路装带容量/kVA 分段情况DZ线 3.55 3.1 15590 9670 在40#杆分段 无分段FN线

非故障区段供电恢复时间由平均,75分钟缩短至 (3)通过合理调整线路分段,减少停电范围.3分钟以内,故障查找时间由平均72分钟缩短至34分钟.核心区域供电可靠性将从99.96%提高到99.99%.

(4)形成了以“三遥”为主的配电自动化模式.

3 结束语

智能电网中配网的接线方式有多种,各有其特点和优点,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接线方式,从而优化配网结构,降低线路理论线损,减少停电范围,现成以“三遥”为主的配电自动化模式,确保当地的正常供电,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国内智能配网的发展.

图2线路改造后接线示意图

根据线路分析,DZ线线路较长、负荷较重,仅在40#杆设置一个分段点不够,基于负荷均衡 的分段原则,需要在20#杆和57#杆加装分段开关.FN线FXK01与FXKA之间的架空段所带用户负荷达到2730kVA,需要在10#杆加装分段开关.

参考文献

[1]潘锋,储琳琳,张敏华,等,配电网规划中接线的综合满意度评价[J].供用电,2008(3):14-17.[2]李炼宜,浅论10kV及以下城乡配电网规划[J].中国高新区 2017(11):101.[3]王赛一.城市中压配电网络优化规划[D].天津大[4]黄索彬,探讨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J].广东科 学,2005技 2007(S2):126-128.

2.3网架改造效果

(1)建成架空线路以适度联络为主,电缆线路以单环网和双射为主的目标网架,核心区域的线路N-1比例由77.08%提升到100%.

(2)缩短线路供电半径,减少线路理论线损,核心区域的10kV线损由6.17%降低到4.4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