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战略实施下的湖北地区未来电网 发展模式探究
董旭,祝勇刚,王枫,李子寿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430077)
摘要:随着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电力需求的飞速增长将给传统电网带来诸如电力供应稳定性不足、低电压等问题.文中旨在根据湖北地区电网建设的发展现状,探讨潮北电网与电统替代战略的相适应性,并我出问题所在.通过分析电能替代先进地区的电网发展模式,从主配网、新能源等不同方面提出建议,为湖北未来电网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能替代,主配网,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TM762.4文献标惠码:B文章编号:1009-3230(2015)11-0038-03
North ChinasEnergyStrategy UnderAlternativeDevelopment ModeltoExploreTheFutureofGrid
DONG Xu ZHU Yong =gang WANG Feng LI Zi shou(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Wuhan 43007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electric energy substitution the rapid growth ofeletricity demand will bring to the power grid such as stability problem low voltage and tc.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adaptability between the status of Hubei power grid development and electricenergy substitution strategy aimed tofind out the problem of power grid constraction. Additionally through analysis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 mode in advanced areas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o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main distribution network new energy and et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bei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Altemative energy : The main distribution network ; New energy
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在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的全力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作为为电能替代战略实施提供直接支撑的电网发展建设,尤其是在配电网领域,随者电能替代战略下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以及电锅炉等安装数量的增多,电力需求和负荷增大,对于传统的主网及地区电网发展建设情况为例,研究电网的未来发 配电网来说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文中将以湖北展模式,为电网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0引言
盾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矛深人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两个基本国策,是推进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节能减排规划的提出,国家电网公司也在2013年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能源消费新理念.
1电能替代战略下电网建设的适应性与问题研究
湖北地区作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
1.1电网建设方面
1.1.1主网建设
1.1.2配网建设
有利条件.但同时湖北电网在建设和规划上仍存在以下问题,阻码了电能替代工作的有效开展.
水电电源集中在西部地区,用电负荷中心在东部, (1)省内网络结构不够合理.湖北全省大型局部地区还存在送端电网受电能力不足的问题,网络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电网规模扩大的同时,低,电能替代项目替代电量普遍较少,因此电网建电磁环网的潜在风险逐步显现,系统短路电流不断提高,局部电网存在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2)湖北特高压建设依然不足.按照国家将达到2亿千瓦,湖北省必须依托特高压网架的 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抓住省外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资源大开发的机,争取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更大的市场份额,促进电能替代战略实施.
省农村电网基础薄弱,尤其是2012年以来上划国 (1)农村用电卡口和低电压问题较多.湖北网的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五峰县和稀归县等电力公司全部地处偏远山区或农场,大部分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历史投入少,欠账严重,普遍存在电网网络结构薄弱、卡口、老旧,电压低等状况.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面且有利于电能替代技术的广泛推广.
(2)建设环境压力大.在市辖供电区电网建设方面受城市建设空间和土地资源的限制,需要尽量采用占地节省、便于和城市环境协调的户内变电站甚至地下变电站,使得项目投资逐年增加;此外工程征地拆迁尚缺少较为规范的且约束力强的执行标准,征地拆迁、青苗赔偿等费用逐年增加;县级供电区电网建设方面.原来比较宽松的 建设环境发生了转变.建设用地指标有限,不能很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部分民众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对电网建设项目不理解、不支持.
湖北目前主配网发展遇到的问题不利于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在加大资金投人的同时,应加大特高压电网建设力度,促进电能替代的实施与
枢纽,在地理位置上是全国的核心腹地.随着各发展.
等级电网逐步建设完善,为实施电能替代创造了1.2管理规划方面
2.1.1浙江地区
主配网规划问题.湖北目前主配网规划涉及电能替代内容较少,在电能替代战略实施下应将电能替代融人电网规划,从电源侧和需求侧进行能源替代规划,结合湖北电网结构、地理位置等特性,对电源侧能源替代进行分析,包含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风电、水电项目.
项目储备问题.由于电能替代电量占比较设项目储备考虑电能替代因素较少.随着特高压快速建设及新能源发展,电能替代战略实施实现的电量增长将大幅增加,未来电网建设项目储备需重点考虑电能答代战略实施,将电能替代融入电网项目储备.
2电能替代战略下未来电网发展模 式研究
2.1电能替代先进地区电网发展建设对湖北电 网的启示
研究电能替代先进地区的电网建设经验有利于湖北地区针对自身情况,进一步完善电网发展规划,保障电能替代战略的顺利实施.
浙江省在充分考虑电网运行实际与网架结构、电能需求的关系及供电可靠性水平等因素后,路、双接人“的中压配电网”三双”接线的电网发 全面科学地规划电网建设.推行“双电源、双线展模式.在保证用户供电质量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用户接人的实际需要;此外,配电网规划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考虑了不同供电区在饱和负荷密度、负荷分布、负荷特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的差别,实施差异化规划与建设.同时定位、发展特点及用电情况,将配电网划分为不同 根据地域区域的规划定位,不同供区的远期功能类型的供区.对配电网的可靠性、接线方式选择、中压配电供电距离、线路截面、低压供电半径等均有着不同的规划建议与规定.凭借差异化规划,浙江地区的配电网建设对电力输送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与保障作用.
联网,各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电网,实现 的“大平台”:建设能协调省内、省际、区域、全国化电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与电网规划的同步性,“--个中部框架,三个受端电网”的目标电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一个中部框架”即在保留荆门一武汉一成宁-荆州一荆门的大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特高压骨干电网.“三个受端电网”即武汉城市圈电网、覆盖宜昌、荆门、荆州的宜荆荆电网及覆盖襄樊、十堰、随州的襄十随 电网.通过三个受端电网的建设,形成湖北电网安全的可靠接受和消纳电力的“集散地”.
2.1.2北京地区
北京市电力公司在电能替代的推广实施中强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制定了未来北京市电网的发展规划,并将其纳人北京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北京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和《北京电网中长期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显示,至2020年,北京将新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6 个外受电通道,全部建成后,北京电网外受电能力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近一倍,为电力设施的规划落地奠定了政策法规依据.通过与政府的深度沟通,全面提升首都配网能力,为未来用电量增长打下了良好的设施基础.
(4)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建设,一是可以提升电网适应不同类型清洁能源的发展的能力,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消纳;二是智能电网的发展能够引领能源消费理论和方式的转变,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让用户主动选择电能 使电能在用户侧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从面替代方案去实施:三是电网智能化建设可以推动蓄能电池充电技术的发展,促进和加速低耗节能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改进终端用户的用能方式,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发展电能替代.
2.2电能替代战略下湖北电网未来发展模式研 究与建议
基于湖北省电力存在供应紧张、环境污染间题,加上电网卡口、低电压等问题,均与电能替代战略的快速发展相学.需要优化现有的电网发展模式以满足未来湖北地区电力负荷高速增长的需求,有效保障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对湖北地区电网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高压电网.按照特高压电网发展规划,2017年, (1)积极实施“外电人鄂”战略,加快建设特湖北省内将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至2020年,湖北电网1000千伏主变总变电容量1050万千伏安.预计到2030年,湖北电网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受电能力和较高稳定水平,结构清晰、技术先进、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电力网络,实现各级电网全面协调发展.
3结束语
文中在对湖北地区电能替代战略下电网发展建设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问题 和电能替代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出了湖北地区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建议,包括加快实施”外电人鄂”,建设特高压电网: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协同侧重、协调有序发展输、配电网: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措施,确保未来电网通过不断改造升级,保障电能替代项目的用电需求,同时也是湖北地区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大势所趋.
(2)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湖北省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湖北省电未来电力来源的支柱之一.目前湖北省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储能技术应用.根据湖北省的地域条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开展条件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 用,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电力系统投资,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与传统电力能源形成互补效应.
参考文献
[1]施通勤,湖北省电力合理布局研究[]].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0(3):42-44.[2]周孝信,鲁宗相,等.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 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0):15-20.[3]黄锦华,浙江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4]徐新桥,潮北电能姓构优化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6.
(3)继续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主网架发展将以特高压电网规划为指导,依托湖北电网在华中乃至全国的核心腹地的地理优势,构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