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实施细则(试行) 闽建科〔2024〕29号.docx

2024,29,闽建科,隔震,政策文件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29.5KB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分类:政策文件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隔震减震

技术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我省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房屋抗震防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我省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所称隔震减震技术应用,是指为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房屋建筑工程(以下简称“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提供隔震减震装置,以及从事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维护等活动.

第三条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鼓励在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新建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提高房屋抗震性能.

对前款规定的已经建成的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抗震加固时,应当经充分论证后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其抗震性能符合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

第四条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本省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隔震减震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隔震减震技术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检测检验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以及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对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负责.

第二章生产与检验

第六条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应当对其产品质量负责,确保其符合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生产的隔震减震装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型式检验,取得型式检验合格报告,并在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前进行出厂检验.

鼓励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七条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唯一编码制度和产品检验合格印鉴制度,采集、储存隔震减震装置生产、经营、检测等信息,确保隔震减震装置质量信息可追溯.

第八条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应当参加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及隔震减震子分部工程验收,并积极配合工程各方主体做好隔震减震装置技术服务,编制隔震减震工程使用说明书.

第三章勘蔡、设计与审查

第九条对于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无法确定工程项目是否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时,应当在项自建设初期向当地负责地震工作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咨询.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进行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和工程发包时,应当在招标文件和设计、施工合同中明确要求采用隔震减震技术.

第十一条勘察单位应当在勘察文件中说明抗震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工程选址、不良地质处置等建议.

承担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具备甲级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资质,项目结构专业设计负责人应具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设计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将隔震减震设计纳入抗震设防专篇,对隔震减震装置技术性能、检验检测、施工安装和使用维护等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并作为设计文件组成部分.

第十二条对于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限高层抗震设防审批部门在组织抗震设防专项技术审查时,应当将隔震减震技术措施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作为重要审查内容.

第十三条承担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机构,应为具备超限高层审查能力的一类房屋建筑工程审查机构.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重点对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隔震减震设计、计算书和隔震减震产品技术参数、连接件及子结构、构造措施等进行审查.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还应当将抗震设防审批意见执行情况作为重要审查内容.

第四章施工、监理与检测

第十四条实行施工总承包的,隔震减震装置属于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应当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在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当组织图纸会审,设计单位就隔震减震技术措施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设计交底,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对隔震减震装置安装施工进行详细说明.

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指导隔震减震装置及其构造措施的安装施工.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安装施工.专家论证会可参照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隔震减震装置及其构造措施施工,强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落实设计图纸会审中的交底措施.

第十七条监理单位应当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隔震减震装置安装阶段应当根据监理合同的约定内容实施旁站监理.

第十八条隔震减震装置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前,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取样,送建设单位委托的具有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安装.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隔震减震装置.

第十九条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建立隔震减震装置检测数据、检测影像资料及检测报告记录与留存制度,对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

第二十条隔震减震装置作为结构分部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应当在安装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施

工、监理、设计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第二十一条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施工、设计单位标识隔震减震装置以及预留隔震沟、隔震缝和柔性连接等构造措施的部位,并在工程显著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标明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和隔震减震类别等重要信息.

第二十二条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峻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施工、设计单位、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编制隔震减震装置使用说明书,并在移交房屋时提供给房屋权人.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建立隔震减震装置质量可追溯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隔震减震装置采购、勘察、设计、进场检测、安装施工、工验收等全过程的信息资料进行采集和储存,并纳入建设项目档案.

第五章维护与改造

第二十四条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权人应当按照规定对抗震构件、隔震沟、隔震缝、隔震减震装置及隔震标识进行检查、修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动、损坏或者拆除抗震构件、隔震沟、隔震缝、隔震减震装置及隔震标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擅自变动、损坏或者拆除抗震构件、隔震沟、隔震缝、隔震减震装置及隔震标识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隔震减震房屋建筑工程需要进行维修、改造的,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建设单位提供相关勘察、设计、咨询、施工服务.

涉及隔震减震装置变动的维修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