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pdf

pdf,政策文件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326.4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政策文件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要求,以及水利部党组把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之一的决策部署,现就推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智慧水利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构建数字李生流域为核心,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以下简称“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为薪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智慧水利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事关全局的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智慧水利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对智慧水利建设重大事项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和督办落实,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智慧水利建设工作全过程.

坚持统筹谋划.遵循《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的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和建设布局,按照“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要求,深化业务需求分析,编制流域、省级、重大水利工程智慧水利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确保智慧水利建设全国一盘棋.

坚持整合共享.加快建立完善智慧水利建设标准体系,统一技术标准,基于全国水利一张图推进水利行业跨业务跨层级数据调用以及与其他行业数据共享,实现水利信息有序共享;基于模块化链接整合已建、统筹在建、规范新建,推进业务应用共建共用,实现水利资源集约利用.

坚持协同推进.按照《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的技术路线、建设任务以及任务分工等,协同建设数字李生流域,构建水利部本级、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重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分级部署和支撑多级应用的智慧水利体系.

坚持急用先建.以问题为导向,率先在流域防洪、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业务领域开展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建设,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电等业务应用建设,逐步形成“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全面支撑各项水利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李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研究,瞄准智慧水利建设关键核心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增强科技创新对智慧水利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通过建设数字李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建成七大江河数字李生流域,在重点防洪地区实现“四预”,在跨流域重大引引调水工程、跨省重点河湖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N项业务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1.0版.

到2030年,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湖全面建成数字李生流域,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2.0版.

到2035年,各项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二、重点任务

“十四五”期间,智慧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构建数字李生流域、建设“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和完善水利网络安全体系.

(一)构建数字李生流域

一是建设数字李生平台.升级扩展全国水利一张图,建设基础数据统一、监测数据汇集、二三维一体化、三级贵通的数据底板,建设包含水文、水力学、泥沙动力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安全7大类专业模型的标准统一、接口规范、分布

部署、快速组装、敏捷复用的模型平台以及结构化、自优化、自学习的知识平台.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数字李生工程.

二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传统水利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通信技术,建设对涉水对象属性及其环境状态进行监测和智能分析的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租赁公共网络等多种方式构建联通水利部本级、流域管理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以及工程管理单位等的水利业务网,建设覆盖水利工程及其相关管理单位的水利工控网;升级改造ⅡT基础设施,建设公有云和云有机统一的水利云,为智慧水利提供云端按需扩展和安全可信的大规模联机计算服务.

(二)建设流域防洪应用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定制流域防洪数字化场景,升级完善洪水预报、预警功能,重点构建模拟仿真模块,补充旱情综合监测预测功能和淤地坝洪水预报功能,搭建防汛抗阜“四预”业务平台.数字化场景方面,扩展中小河流、中小水库、淤地坝等信息感知,补充流域下垫面、社会经济等数据.预报方面,集成“降水一产流一汇流一演进”全过程模型.预警方面,扩展防洪风险影响和薄弱环节判别、主要江河风险防控目标识别等功能.预演方面,扩展模拟计算和动态仿真等功能.预案方面,集成各类防洪方案、调度规则和专家经验等,扩展方案自动生成、多方案比选等功能.旱情综合监测预测方面,建设全国旱情一张图.

(三)建设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

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基础上,完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数字化场景,整合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税(费)等信息系统以及水资源监管预

警、调配管理决策等功能,搭建取用水管理政务服务与调配综合平台.数字化场景方面,整合水资源基础数据,汇集重要断面等监测数据,共享税务、统计等部门相关数据,打造水资源管控一张图,动态掌握并及时更新水资源监测计量台账,水资源监管预警方面,完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等模型,扩展地下水双控等功能.调配管理决策方面,构建来水预报、需水调配、水量分配、水量调度等模型,开发不同来水、不同调度措施、不同调度目标下的调度预演以及多方案比选等功能

(四)建设N项业务应用

1.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收集整合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等相关数据,共享建设市场交易信息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依托全国水利一张图整合集成水利工程建设基础数据库,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及水利建设市场监管等功能,加强水利工程BIM应用和智能化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在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堤防水闸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基础上,整合接入雨水情等信息,构建工程运行安全评估预警、工况视频智能识别、工程险情识别等模型,扩展完善水利工程基础数据联动更新、水利工程注册登记、降等报废以及病险水库项目管理等功能.推动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推进重大水利工程的数字李生工程建设.其中,三峡工程运行监管方面,完善三峡工程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扩展升级三峡后续项目管理系统、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综合监测系统、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推进数字李生三峡建设,提升三峡工程综合管理智慧化水平.

2.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以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集成河湖管理、涉河建设项目、河道采砂等相关数据以及卫星遥感、视频监控、互联网奥情等信息,构建河湖管理数字化场景,扩展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遥感智能识别、视频智能分析等模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