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MA
江西省计量协会标准
T/JMA0008-2025
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指南
Guidelines for credit rating evaluation of metrological calibration institutions
江西省计量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原则..5评价机构.6评价要求...7评价指标.8评价流程..9信用修复,10评价管理.附录A(规范性)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指标参考文献..
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计量校准机构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指标、评价流程、信用修复和评价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在南昌市行政区内开展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该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3术语和定义
JJF10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由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
3.2
计量校准机构metroloicalcalibbration institution
面向社会接受委托提供计量校准服务的法人或其他依法设立的组织.
注:包括具备开展计量校准服务的法定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
3.3
信用等级creditrating
评价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对计量校准机构信用度划分的等级类别,它反映了计量校准机构信用度的高低.
4评价原则
4.1科学性
评价指标内容包含影响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的关键信息,能够反映计量校准机构的信用状况.
4.2合理性
各评价指标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系统反映计量校准机构的诚信水平和状况.
4.3适用性
评价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利于计量校准机构自身诚信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完善.
5评价机构
5.1评价机构可为以下机构之一:
--行业主管部门:一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依法成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 一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行业协会:
6评价要求
6.1总则
6.1.1对计量校准机构进行诚信评价时,应收集其内部和外部诚信信息和各类相关信息,以验证计量校 准机构对诚信要素识别和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应定期对计量校准机构的诚信保障能力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6.1.2诚信评价结果应出具相应的报告和证书.
6.2基本要求
对计量校准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时,对各项指标采用评分制(见附录A),具体要求如下:
一评价人员应熟悉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实施规则、细则、评价程序,按照评价指标和对应的分值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要规范:
评价结果要公正、公平.
7评价指标
7.1评价标准采用千分制.
7.1.1计量校准机构信用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见表1.
7.1.2评价指标由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社会信用指标、信用基础指标和信用保 障指标: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补充,规定了评价的具体项目内容:三级指标规定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表1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
信用等级 评分标准A 得分>900 分B 800分<得分≤900分c 700分<得分≤800分D 600分<得分≤700分 8评价流程 8.1计量校准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由符合要求的评价机构按照本文件要求及评价指标实施:计量校准机构实施自我评价时可以按照本文件要求开展. 8.2计量校准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向评价机构申报: 证照齐全,在南昌市行政区执业:一独立提供校准服务三年以上:一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环保或质量事故. 一近一年内未被相关行政部门公开处罚: 8.3评价机构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在10个工作日内给出初审意见,决定是否接受申请. 8.4评价采用现场调查和书面材料审查等方式进行. 8.5评价机构应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信用等级,出具评价报告并公示,公示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 8.6公示期内未接到相关方、提出异议,期满后由评价机构公布参评机构信用等级,并颁发证书和标牌. 8.7公示期内接到相关方、提出异议时,由评价机构负责核实,依据核实结果作出维持、降级或取消信用等级的决定. 9信用修复 9.1满足失效信用修复评价的计量校准机构可根据自身信用建设水平和信用评价机构的相关要求申请 信用修复. 9.2评价机构可根据信用度测评、信用报告、社会监督及政府监督情况等对计量校准机构进行信用修复.信用修复时,应符合相关的评价规则和评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