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4515-2020 船舶行业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规定.pdf

4515,CB,船舶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210.1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船舶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15-2020

船舶行业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规定

Managementregulationofmonitoringdetectionandevaluationfoccupationalhazardous factors in workplaces for shipbuilding enterpris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备案专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不得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0字数4.74千字 2021年2月第1版 2021年2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300*船标出字第2021006号 定价37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倩倩、王靖瑶、吴修华、李强、张晨晨、吉洪文、匡文琪、呼和.

船舶行业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行业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管理职责、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等管理工作内容.

本标准不适用于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2007工业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业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相关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89(相关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92(相关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AQ/T4270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8008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10建设项自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第16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第9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危害occupational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

又称职业病有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GB/T 224-2010 定义2.6]

4管理职责

4.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检测和评价工作全面负责.

4.2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工作:b)负责组织制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规章制度:c)负责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检测和评价委托协议:d负责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汇报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e)负责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相关记录的归档、公示等工作: f)负责编制职业病防治措施报告.

4.3作业场所所在部门负责配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现场采样等工作.

4.4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接受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4.5财务部门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工作相关费用的保障.

5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5.1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主要包括:

b)对照经验法:依据掌握的相关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c)系统工程分析法:采用工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d)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原辅材料性质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e)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f)其他适用的方法.

5.2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

a)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b)化学因素:锰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 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汽油、酚、苯乙烯、硫酸、乙酮、丙酮、丁酮、四氯化碳:c)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d)放射性因素:密封放射源产生的电离辐射、X射线装置、Y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e)其他因素:金属烟热等.

5.3企业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应按《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5.4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GBZ2.1一2007中表1的要求,将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浓度的实测值与化学物质允许浓度进行对比,识别工作场所内职业危害的程度.

5.5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GBZ2.1-2007中表2的要求,将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实测值与粉尘容许浓度进行对比,识别工作场所内职业危害的程度.

5.6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GBZ2.2的要求,将作业场所物理因素的实测值与接触限制进行对比, 识别工作场所内职业危害的程度.

6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6.1一般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