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409--2024
草种质资源调查编目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herbagegermplasm resources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出版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资源调查5资源编目6成果归档附录A(规范性) 附录B(规范性) 性状指标测定与描述方法 性状描述规范用表附录C(规范性)资源编目规范用表 12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史且、马啸、李达旭、闫利军、游明鸿、琊家俊、雷雄、张建波、苟文龙、常丹、莎莉娜、季晓非、李英主、张昌兵、孙铭、陈莉敏、吴婵娟、顾晓燕、王婷.
草种质资源调查编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草种质资源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资源调查、资源编目和成果归档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国境内各类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编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NY/T2127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NY/T3800草种质资源数码图像采集技术规 NY/T2658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注:包括有性和无性繁殖的草类植物资源,分为野生草种质资源、特殊草种质资源和获培草种质资源.
野生草种质资源wildgermplasmresources
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具有利用价值的野生草类植物.
3.3特殊草种质资源specialgermplasmresources
通过杂交、诱变、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手段创制的中间育种材料.
栽培草种质资源cultivatedgermplasmresources
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的草类植物品种,以及遗传特性稳定和利用价值较高的品系材料.
3.5
护照信息passport descriptors
识别草种质资源身份的基本信息.注:包括资源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等.
LY/T 3409-2024
4资源调查
4.1调查内容及指标
4.1.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资源的来源、分布、生境、利用历史:一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经济性状.
4.1.2调查指标
4.1.2.1共性性状调查
息(按附录A中表A.1).描述方法按表A.2. 包括护照信息、标记信息、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其他信息、保存单位信息和共享方式信息六类信
4.1.2.2个性性状调查
物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等,填写调查表格(按表A3并拍摄照片等.主要个性指标内容见表1,性状指 包括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单株调查等方法,记录资源所处的生境、植标测定与描述方法按附录B.
表1草种质资源个性指标内容
性状类别 指标项目植标 生活型、叶层类型根 根系类型茎 基生长习性、地下蒸类型、分(枝)类型植物学特征 平 叶的类型、叶片颜色、叶长、叶宽、叶序、脉序、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裂、托叶 形状、叶椭开合状态、叶舌形态和叶耳有无花 花序类型、花颜色果实 果实类型种子 种子形状、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颜色物候期 播种期、出苗期(返青)、分业(枝)期、拔节期、抽穗(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枯生物学特性 黄期、生育天数和生长天数抗性 抗虫性、抗病性等生物助迫,抗寒、抗早、耐涉等非生物胁迫草产量性状 单林继上生物量、标高、分(枝)数经济性状 种子产量性状 叶层高度、蒸叶质地 单株种子产量、结实率、落粒性、裂英性和千粒重其他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