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燃气管线保护方案
工程名称: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富康路市政工程
编制单位:_上海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项目经理签字:
日期:2009年12月10日
地下燃气管线保护方案
第一章管线的保护方法
一、管线保护的一般方法
道路施工时暴露或接近暴露的管线,应提前做好准备,及时予以防护.根据管线的种类,材质走向和位置,可分别选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护.
1.隔离法:通过钢板桩、树根桩、深层搅拌桩等形成隔离体,限制地下管线周围的土体位移、挤压或振动管线.这种方法适合管线理深较大而又临近桩基础或基坑的情况.对于管线理深不大的也可采用隔离槽的方法,隔离槽可挖在施工部位与管线之间,也可在管线部位挖槽,即将管线挖出悬空.隔离槽一定要挖深至管线底部以下,才能起到隔断挤压力和震动力的作用.
2.悬吊法:一些暴露于基坑内的管线,或因土体可能产生较大位移而用隔离法将管道挖出的,中间不宜设支撑,可用悬吊法固定管线.要注意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土体变形的影响.悬吊纵梁受力、位移要明确,并可以通过吊索不断调整管线的位移和受力点.
3.支撑法:对于土体可能发生较大沉降而造成管道悬空的,可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管线.支撑体可考虑是临时的,如打设支撑桩、砖支墩、沙袋支撑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前者,设置时要考虑拆除时的方便和安全,对于后者一般结合永久性建筑物进行.
4.土体加固法:顶管、沉井施工中,可能由于土体超挖和坍塌而导致地面施工区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二是施工结束后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进行注浆充填加固.此外,在砂性土层,且地下水位又较高的环境中开挖施工时,为防止流砂发生,也可用并点降水法.
5.选择合理施工工艺:基坑开挖、箱涵施工可采用分段开挖、分段施工的方法.使管线每次暴露局部长度,施工完一段后再进行另一段,或分段间隔施工.对于桩基工程,可以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如临近管线的桩先打,退着远离管线的方向打桩,以减少对管线的挤压,还可考虑调整打桩速率的方法,如打
打停停,对减少王中的孔隙水压力活着打桩四周设置排水沙井、塑料排水板,使孔隙水压力很快小时,减少挤土效应.顶管工程施工,对临近管线区域,可以放慢顶进速率,以及减少一次顶进距离的办法,做到勤顶勤挖,减少对土体的挤压力,顶头穿过管线区后,勤压膨润土,以充填项头切削造成的管壁外间隙,减少地面沉降.有些地下工程还可采用逆作法施工保护管线,对管线可起固定作用的部位先施工并家跑龙套,再施工其他部位,基坑回填时分层夯实,钢板桩拔除时及时用砂充填空隙并在水中振捣密实,尽量缩短管线受影响区的施工时间等.
6.对管线进行搬迁、加固处理:对使于改道搬迁,且费用不大的管线,可以在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先行临时搬迁改道,或者通过改善、加固原管线材料、接头方式,设置伸缩节等措施,增大管线的抗变形能力,以确保土体位移时也不失去使用功能.
7.卸载保护: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其是上部荷载、或通过设置卸荷板等方式,使作用在管线及周围的土体上的荷载减弱,减少土体变形和管线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8.不保护方式:对一些不明无主管线,估计破化后不会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或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可暂停使用的管线,可采用不保护方式,进行突击施工,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施工完后再恢复管线使用功能.
二、管线保护的具体方法
1.地下管线的探测与复查
在设计或业主提供探测资料的前提下,本项目部在施工前还应进行复核性的进行地下管线的探测与复查.
基坑支护及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前,人工挖探坑,仔细对施工位置进行探测,然后再进行基坑施工.
若经探测,发现有未明管线在施工场地内通过时,应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情况,并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及管线权属部门共同研究,研究处理办法.尽量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2.悬吊法
当管沟、箱涵开挖时,待保护管线的标高均位于边坡顶以下时,基本拟定为使用钢纵梁及U形钢筋悬吊管线方案,如上图所示.
土方开挖至管线底标高时开始安装钢纵梁和进行管线悬吊.
工字型钢纵梁在边坡顶的做法:根据待保护管线重量在坡顶铺方木或浇鹅混凝土顶梁作为两端支点;对于工字型钢梁上,沿管线走向的钢吊带,拟按三米的间距设置,以固定悬吊管线安全稳定为标准.
对于原来有混凝土井道保护的电力或通信管线,悬吊时,应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将混凝土井道拆除,换以合适尺寸的管材将原有电缆集结成束,并妥善保护电缆后方能进行悬吊.
3.隔离法
当待保护地下管线埋深较浅,或要永久保留在路下的管线将采用此法.该保护方案一般由设计单位提供:其方法有很多,下图仅示一种:
4.临时保护法
当待保护地下管线埋深大于1米以上而不被外露时,或待新管线建成后将要拆除的管线需要保护时,将在机械作业部位采用临时保护方案.
临时保护方案有管顶加铺钢钣方法、有增加钢筋混凝土路面方法、有加厚覆土厚度方法、还有临时架空法等等:右图为管顶加铺钢钣(钢钣厚拟定为20MM)方法示意.
5.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期间管线保护
管线上部的土方,应采用人工开挖,管线暴露后,立即对管线进行保护(如悬吊).确认可靠保护后,才能进行管线下部的土方开挖.下部管线周边的土方开挖仍采用人工开挖.开挖的高度和宽度控制在机械施工时不会碰撞到地下管线为准.
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期间,应防止施工机械对管线及保护结构的破坏.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线保护的支术交底工作,施工作业场所用标示牌将地下管线进行标示.在地下管线保护的钢桁架上悬挂警示牌,注明地下管线作业的最小安全高度,并用标示杆标明地下管线的水平保护距离.
6.基抗回填的管线保护
在回填前采用在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之间设砼支墩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支托保护,支墩来用C15砼,尺寸和间距根据管线实际情况决定.支墩砼达到80%强度,然后开始进行土方回填.地下管线位置土方回填应采用人工夯实,地下管线下回填土,必要时可用砂或砼回填密实,具体方法根根设计或监理的要求进行.
7.施工期间被保护管线的维护与检查
(1)管线维护
施工期间加强对被保护管线变形或变位的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一旦管线变形增大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对于悬吊法一般采用的方法如下:
①调整螺栓的长度.
②增加吊点的数量.
③增加工字钢的刚度
(2)监控量测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每断面距明挖段基坑坑边2米、5米、10米、15米设4点.主要道路沉降监测点布设在道路靠近基坑的边上,监测点选在道路的两侧不影响交通又便于保存的位置,观测点的间距约20米.为更多获得道路沉降量的信息,将道路观测点与道路两侧的管线沉降监测点错开布设.地下管线采用抽样观测,布点位置和布点数量根据实地情况实施.沉降监测采用水准高程测量方法进行,仪器采用DEZ2精密水准仪配NA2钢钢水准尺,测量精度按二级水准要求.
第二章地下管线保护的质量与安全措施
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积极主动走访有关职能部门,尽可能收集有关管线的资料.2、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进行勘测调查.3、绘出有关管线图纸,作为施工中管线迁拆或保护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