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3530-2019
智慧养老建设规范
Intelligent car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缩略语§ 念模型6 技术要求 系统架构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无锡市民政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民政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恒显、钱晓东、朱跃新、杨国兴、廖家明、王蒙、唐新余、张青辉、钱文辉、莫宏波.
智慧养老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养老建设的概念模型、系统架构、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民政部门、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养老建设的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及效果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20271一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106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505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9245一2012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GB/T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9353-2012养老机构基本规范GB/T34678-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养老intelligent old-age caring
一种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各类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终端,结合不同的养老模式,建立信息平台打通养老服务关联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的各项数据,并将数据清洗、挖掘和关联促进养老服务相关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效融合,对养老服务活动做出智能响应的新型服务形态.
3.2
养老服务机构seniorcareorganization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机构等跟养老服务相关的机构.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ICT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Wi-Fi基于IEEE 802.11b 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FC近场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APP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Application)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HIS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5概念模型
智慧养老念模型从建设周期、用户构成、技术及数据要素的多维视角出发,给出了智慧养老整体范畴的抽象描述,如图1所示.
图1智慧养老概念模型
具体描述如下:
a)用户构成:由不同类型智慧养老模式中参与养老管理服务的主体对象组成的集合,主要包括三大类:政府职能管理用户、养老服务机构(企业)用户、养老公众用户.政府职能管理用户包者、评估人员、医护人员等.养老公众用户主要包括老年人、家属、社会大众等.b)技术要素:支撑智慧养老建设过程中各项功能所需要的技术要素,分为横向、纵向要素.横向要素包括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与存储、数据与服务、智慧养老应用:纵向要素包括资源交换、运维管控、安全保障,c)数据要素:智慧养老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据集合. d)建设周期:包括规划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和运营阶段,
括民政、人社、卫计、财政等.养老服务机构(企业)用户包括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者、社工、志愿
6系统架构
6.1总则
2所示.横向五层体系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三项支撑体系对于五层横向体系要素具有 智慧养老建设中技术要素以ICT、安全等技术为视角,建立横向五层体系、纵向三项支撑体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