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HMX
团体标准
T/SMHMX02.2-2025
七叶一枝花林下种植技术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种苗繁育
Comprehensive technicalstandards for Under-forestcultivationofParispo/yphy/la-Part2:Seedlingbreeding
三明市花卉苗木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种苗来源. 4.1品种选择..4.2种子来源.4.3根状茎来源.5繁育技术.5.1种子繁育.. 5.2根状茎繁育.5.3容器育苗..6有害生物防控6.1防控原则.6.2农业防控. 6.3物理防控.6.4生物防控.6.5化学防控.7种苗出圃.7.1种苗调查 7.2出圃标准.7.3种苗分级. 57.4检疫.7.6包装与运输 7.5起苗.附录A(资料性)七叶一枝花形态特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七叶一枝花林下种植技术标准综合体》的第2部分,《七叶一枝花林下种植技术标准综合体》已经发布了以下5个部分:
一-第1部分:产地环境:一第2部分:种苗繁育:一第3部分:林下种植:一-第4部分:初加工:
一第5部分:产品质量与包装贮运.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三明市花卉苗木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沙县水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有林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明市明八味产业研究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厦门和美科盛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海兰、方扬辉、潘荣荣、廖鹏辉、毛方华、郑梅霞、叶炜、刘文关、王英豪、陈宏.
七叶一枝花林下种植技术标准综合体第2部分:种苗繁育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 Smith)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种苗来源、繁育技术、有害生物防控、种苗出圃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三明市及相似生境区域七叶一枝花种苗的繁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LY/T1829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DB35/T1769华重楼栽培技术规范DB35/T2035七叶一枝花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种苗繁育 Seedling breeding
通过有性繁殖(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根状茎繁殖)等方式,培育七叶一枝花合格种苗的过程.3.2
果Capsule
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会通过多种方式开裂(如纵裂、孔裂、盖裂等),释放出内部的种子.
根状茎Rhizome
七叶一枝花地下变态茎,具有节和节间,节上可萌发新芽和生根,是无性繁殖的主要材料,也是药用的主要部位.
3. 4
芽眼Budeye
指根状茎表面着生芽的部位,通常表现为略微凸起或凹陷的结构,是植物无性繁殖的重要部位.
4种苗来源
4.1品种选择
4.1.1基原植物
应符合《中国植物志》收载的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植物特征,经过鉴定确认,鉴定方法见附录A.
4.1.2品种
应选择已审(认)定或登记的、适合当地裁培环境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或选用当地传统地方种.
4.2种子来源
4.2.1采种母株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a生以上的七叶一枝花植株作为采种母株.
4.2.2果实采集时间
种子采集时间为9~10月,当蕨果由绿色变为深紫色或紫黑色,开始出现轻微开裂时采收.
4.2.3果实采收要求
避免采摘畸形、腐烂或未完全转色的果实.采收后放入透气的竹篮或布袋中,防止果实挤压破裂导致种子提前散落.
4.2.4种子分离
及时处理果,未完全开裂的果实,阴干1d~2d,待果皮开裂后剥离种子,避免暴晒.
4.2.5杂质清理
洗净种子,去除杂质,捞出沥干.
4.2.6种子质量要求
符合DB35/T 2035规定.
4.2.7种子质量检验
按DB35/T2035的规定执行.
4.2.8种子贮藏
按DB35/T2035的规定执行.
4.2.9种子处理(预处理)
消毒: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种子10min~15min,清洗沥干.
层积以湿润河沙分层铺于木箱等容器,底层河沙1cm~2cm,每铺一层种子覆盖一层1cm~2c河沙,最上层覆盖3cm~5cm厚河沙,层积高度≤50cm,置于5℃~10℃的温度环境中(如地窖、冰箱 冷藏层),时间2~3个月,保持湿润,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