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
泪道冲洗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lacrimal irrigation
中华护理学会 发布
T/CNAS54-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联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山西省眼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惠明、李越、胡晋平、归纯激、陈燕燕、任永霞、王瑛、关晋英、罗春燕、董佩芳、宋薇、李想、吴艳芳、江燕、杨滢瑞、史静华、王琴.
泪道冲洗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泪道冲洗的基本要求、冲洗前评估、冲洗前准备、冲洗中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该口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几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泪道冲洗lacrimalirrigation
借助医用无菌注射器和泪道冲洗针头,将冲洗液注入泪道,对泪小管、汨总管、泪囊、鼻泪管进行冲洗,以检查泪道通畅情况、判断泪道阻塞或狭窄位置及清除泪道分泌物的一种技术.
4基本要求
4.1冲洗过程中应观察忠者情况,及时识别并发症并立即处理.4.2冲洗过程的自我防护应遵循WS/T311的规定.
4.3非一次性使用物品,应遵循WS/T367的规定.
5冲洗前评估
5.1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5.2应确认患者无表面麻醉剂及抗生素药物过敏史.5.3应评估汨点大小,并确认忠者眼部无下列情况:一一结膜充血伴有分泌物:一一汨囊区红肿、疼痛伴有脓性分泌物: 一-眼球有开放性伤口.
6冲洗前准备
6.1应告知患者泪道冲洗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6.2应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固定头部.6.3应按压汨囊区,如有分泌物溢出,挤压排除干净. 6.4对于泪点狭小、心理紧张的忠者,宜在眼部表面麻醉下操作.
7冲洗中的操作要点
7.1宜引导患者眼球转向额侧并固视.7.2泊点狭小者,宜用泊点扩张器扩大泊点再行泪道冲洗.7.3进针时宜将脸缘轻度外翻并向题侧牵拉,暴露汨点,冲洗针头垂直插入泪点1~2mm,转为水平方向,沿泪小管向鼻侧推进5~6mm. 7.4推注冲洗液时,应观察冲洗液流向,并询问患者有无冲洗液流入鼻咽部.如有冲洗液流入咽部,应瞩患者吞咽:对于婴幼儿,应观察有无吞咽动作.7.5常规单眼泪道冲洗量宜1~2ml,如有分泌物流出,应增加冲洗量,冲洗至反流液无分泌物.7.6冲洗过程中应观察冲洗液反流情况和分泌物性状(颜色、量、性质),并根据冲洗液流向判断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见附录A).7.7冲洗后,宜滴抗生素滴眼液.7.8应记录泪道冲洗进针位置、冲洗液流向、分泌物的情况等内容.
8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8.1眼脸水肿
8.1.1针头沿泪小管推进遇到阻力时,应暂停进针,评估原因,不应强行推进. 8.1.2应缓慢推注冲洗液.8.1.3推注冲洗液后,汨点无冲洗液反流,且患者感觉无冲洗液流入鼻响部,应立即停止冲洗.
8.1.4如发生眼脸水肿,应立即停止冲洗,并遵医瞩给予局部冰嫩及预防感染治疗.
8.2出血
8.2.1操作过程动作应准确、轻柔.8.2.2一旦发现出血,应立即停止冲洗.8.2.3少量出血,应用无菌棉签局部按压至出血停止.8.2.4若出血最较多或按压后出血不止,应协助医生检查眼部损伤情况,遵医瞩给予预防感染和促进眼
部组织修复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