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61002-2019代替FZ/T61002-2006
化纤仿毛毛毯
Chemicalfibreblanket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61002-2006(化纤仿毛毛毯),与FZ/T61002-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安全性能要求增加了GB31701的相关规定;修改了纤维含量允差的规定;修改了水洗尺寸变化率的考核指标; 增加了干洗尺寸变化率的考核指标:增加了耐光、耐洗、耐摩擦色牢度的优等品考核指标:增加了耐干洗、耐水、耐汗溃色牢度的考核;表1中增加脚注b;增加了长度、宽度偏差率的优等品考核指标; 调整了外观点的考核指标;修改了断裂强力试验方法,改为按FZ/T60007执行:修改了实物质量的评定方式;修改了产品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删除了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SAC/TC209/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检验中心、深圳市富安巡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典典、林国芳、赵希保、伍中平、于松茂、目玉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J537-1983 FJ 488-1981;--FZ/T61002-2006.
化纤仿毛毛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机织、簇绒纯化纤及化纤混纺毛毯. 本标准规定了化纤仿毛毛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股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19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
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60007毛穗试验方法
3技术要求
3.1安全性能要求
GB31701的相关规定. 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
3.2分等规定
3.2.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FZ/T 61002-2019
3.2.3内在质量按批评定,外观质量按条评定.
3.2.2产品的品等由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
3.3质量要求
3.3.1概述
质量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包括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外观质量包括实物质量、规格尺寸和外观疣点.
3.3.2内在质量的评等
内在质量包括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按表1规定评等.
表1物理和染色牢度项目和指标
考核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条重偏差率/% 纤维含量/% >-3.0 按GB/T29862标准执行 >-5.0 >-8.0断裂强力/N 120水洗 -2.0 4.0 5.0尺寸变化率/% > 干洗 5.0耐光/级 深色 4 3浅色 3 3耐洗"/级 变色 4 4 3-4站色 3-4 3 2-3耐干洗*/级 变色 4 4 3-4染色率度 > 沾色 变色 4-5 4 3-4 3-4 3-4拖/,* 沾色 4 3-4 4 3变色 4-5 4 3-4耐汗渍°/级 沾色 4 3-4 3干 4 4 3-4耐摩擦/级 3-4 3 2-3只考核可水洗产品,只考核可干洗产品. 根据GB/T4841.3,>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纯再生纤维素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量高于50%的产品,变色、耐干摩擦考核指标降低半级.
3.3.3外观质量的评等
3.3.3.1实物质量
实物质量系指毛毯的毯面和手感,依据供需双方确认的封样或制造方的生产封样评定,符合封样者2
为合格产品.
3.3.3.2外观疵点评等要求
外观疵点评等按表2.
表2外观疲点评等要求
考核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破洞、轧梭痕、补润痕、蛛网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缺纱 不允许 不允许 1处纱爽(油纱、色纱、紧纱、 不允许 不明星 明显2处及以内或( 显著1处错花纹、色花、条痕、折痕、不良、边道不良、印压花不良、 透色(申色)、局部露底、边角 不允许 不明量 不明量外观变点 纬档、循环差异斑疣 不允许 不明量 明显4cm及以内或显著1cm及以内长宽不齐 不大于2.0% 不大于2.0% 不大于3.0%局部狭窄 不允许 纬向深人1cm及以内纬向深人2cm及以内格通型斜 2 cm及以内 3cm及以内 5cm及以内脱针 不明显3针 3cm及以内3处或 6cm及以内1处
注1:外观费点及量计方法见附录A.
注2:点程度描述:
不明显:指变点比较模棚,检验人员能隐约看到,一般消费者不易发现者:一明显:指点本身有比较明显的界限,能直接看到者:显著:指疣点本身非常醒目,对使用、美观有影响者.
3.3.3.3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见表3.
表3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考核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长度偏差率/% 2.0~3.0 ≥-2.5 ≥-5.0宽度偏差率/% -2 0~2.0 >-2.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