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422-2024
反渗透膜污染物鉴别试验方法
Test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reverse osmosismembrane polluta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前言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试样预处理5试验方法6试验报告参考文献
前言
定起革.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静、曾兴宇、宋杰、尤菁、梁松苗、胡利杰、谭惠芬、于慧、吴非洋、张梦、徐显、周东星、潘献辉、郑宏林、杨波、杨兴胜、方俊、康晓晖、程新、张伟政、王新艳.
反渗透膜污染物鉴别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热重法、扫描电子品微镜-能谱法、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反渗透膜表面附着污染物的鉴别方法.
鉴别.其他分离膜的污染物鉴别可参考执行. 本文件适用于对反渗透膜表面附着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物及其混合污染物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membrane 用于反渗透过程使溶剂与溶质分离的半透膜.[来源:GB/T 201032006 4.1.1]
3.2 膜污染membranefouling料液中的某些组分在膜表面或膜孔中沉积导致膜性能下降的过程.[来源:GB/T 201032006 7.2.2]
附着在分离膜表面以颗粒或胶体形式存在的金属、无机非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类等. 无机污染物inorganicpollutants
附着在分离膜表面的蛋白质、多肽、脂肪类和多糖等大分子类物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胶状物.
3.5
4试样预处理
4.1反渗透膜元件处理
4.1.1采用目视法检查反渗透膜元件破损、磨损情况等,拍照记录膜元件外观与端面的图像信息.
4.1.2去除反渗透膜元件两端的抗应力器.
HY/T 0422-2024
4.1.3沿反渗透膜元件轴向均匀切开2个~4个切缝,剩除玻璃钢外皮,分开反渗透膜袋和浓水隔网.
4.2污染物试样的收集
4.2.2收集附着在膜片或浓水隔网上的污染物.污染物不易从膜片或浓水隔网上剥离时,宜剪取污染 4.2.1对膜片和浓水隔网上附着的污染物进行外观检查,拍照记录污染物的图像信息.物附着较明品的膜片或浓水隔网.
4.3污染物试样的干燥处理
4.3.1污染物试样经(105±1)℃C至少干燥2h.4.3.2表面附着污染物的膜片和浓水隔网在(50士1)℃下低压干燥6h以上.
5试验方法
5.1一般性程序
5.1.1通常情况下,先采用热重法对待测污染物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物质量分数进行初步鉴别.
5.1.2待测污染物主要为无机污染物时,同时采用扫描电子品微镜-能谱法、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 法确认待测污染物种类.
5.1.3待测污染物主要为有机污染物时,同时采用扫描电子品微镜-能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确认待测污染物种类.
5.2热重法
5.2.1原理
污染物试样中的有机物质经600C灼烧分解,在污染物的热重曲线中确定残留干物质和挥发物质染物和微生物污染物,大部分为微生物污染物.该方法适用于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 所对应的质量分数.灼烧后残留干物质质量分数小于20%,表明污染物主要是挥发物质,即为有机污物含量的半定量鉴别.
5.2.2仪器设备
主要包括以下仪器设备.一一热重分析仪:配有热天平、加热炉、程序控温装置、气体流量计.-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分析天平:分度值0.01g.一样品盘:600C下保持质盘稳定.
5.2.3试样处理
取干燥污染物试样0.1g~0.2g:或取表面附着污染物的膜片或浓水隔网2cm²×2cm²,宜网时选取同型号的未使用新膜片或浓水隔网作为空白试样.
打开热重分析仪,设定加热炉初始温度为30℃.将空样品盘置于样品台上妇零.称取10mg~2